李開復:創業者最容易犯的10個錯誤 最忌僥幸心態
李開復說,“我知道有些創業者還不太明白,我要告訴他們的是,如果創業者無法避免以下十種易犯的錯誤,那他們和投資人的對話肯定很難超過10分鐘。”
提醒創業者易犯“十錯”
李開復表示,第一錯“僥幸心態”。創業者堵投資人的門、向投資人群發Email,認為投資人看到郵件就會投資。其實沒有這么簡單,投資人每天要看數以百計的商業計劃書,然后再篩選并做深入調查,不可能讓你“僥幸”獲勝。
第二錯:“拍腦子想點子”。不要認為拍腦子想出的點子就會拿到投資,好點子不值錢。
第三錯:“想問題沒有深度”。創業者很浮躁,有個點子,馬上就寫商業計劃書、找投資;但見了面,幾個問題下來,創業者就被問倒了。
第四錯:“堆疊商業模式”。有的創業者喜歡把一系列的“流行商業模式元素”做堆疊,但事實上這讓投資人很倒胃口。
第五錯:“偽需求”。創業者喜歡把周邊人群的需求放大。例如“我老婆有這個需求,我朋友有這個需求”。但這些需求是偽需求,不是創業者從真正用戶那里問來的。
第六錯:“過分偏執”。極個別創業者為得到投資,以“我得了絕癥,你不來看我,我就不活了”這樣的偏執話語威脅。這樣的情況,就算投資人來見你,但最終還是要看項目。
第七錯:“低估創業難度”。創業難,難于上青天。今天即使你得到李開復的投資,進入創新工場孵化,要想成為騰訊、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的概率還不及千分之一。
第八錯:“故作神秘”。創業者把“點子”當商業機密,與投資人談條件:“先給錢再說點子”。要知道,創業者是靠執行獲勝,不是靠秘密的點子。
第九錯:“不誠信”。創業者“盜竊”他人項目的知識產權。
第十錯:“描述不清晰,講話沒重點”。投資人希望,創業者能用一句話概述:“項目情況、用戶、市場和團隊特色,不要浪費彼此時間。”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