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創始人雷軍:《硅谷之火》和喬布斯改變了我一輩子
“一本書、一個人改變了我一輩子,這使得我上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想建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雷軍說,“那是80年代的一本書,印得很粗糙,翻譯也跟今天不太一樣,但看得我激動的不行。”
那本書是《硅谷之火》,那個人是喬布斯。
80年代的一把火
“我特別害怕落后,怕一旦落后,就追不上,我不是一個善于在逆境中生存的人。我會先把一件事情想得很透徹,目的就是不讓自己陷入困境。就是說,我是一個首先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然后再出發的人。”雷軍曾這樣描述自己青少年時期的處事心態。
雷軍,1969年12月16日出生于湖北仙桃市,“我從小就是好孩子、好學生,根紅苗正。”中學時代,他周圍的學習氛圍很濃厚,“我們仙桃中學也還挺厲害的。6個班考了17個清華、北大,我高二的同桌考上了北大,高三的同桌上了清華。”
1987年這一年高考時,由于好友填報了計算機專業,“為了日后和好友仍能有共同語言”的雷軍也選了同樣的專業,考進了武漢大學計算機系。此前,他曾用過蘋果的老式電腦,但沒想過自己的未來會跟電腦扯上關系。
一天,他在武漢大學圖書館讀到了《硅谷之火》一書,該書第一版于1984年發行,講述了截至到當時的“本世紀惟一而數額最大的合法積累的財富”(風險投資商約翰多爾語)的那些人的故事,其中包括蓋茨、喬布斯早年的創業傳奇。書中的人物計算機零售商迪克·海澤這樣說:“如果有人扼殺了比爾蓋茨,計算機產業的發展進程將會倒退兩年。”
不知道,雷軍當時讀到這里有何感受,他后來表示自己喜愛那位與蓋茨做對的喬布斯,“八十年代是喬布斯的年代,他是全世界的IT英雄,當年的影響力絕不亞于今天。九十年代初,連蓋茨都說,他只不過是喬布斯第二而已。”
《硅谷之火》書中還講到蘋果公司如何完成第一單生意:一天,喬布斯遇到了保羅特雷爾,此人當時開著一家經營電子產品的小店鋪,這個店鋪日后發展成為美國第一家電腦零售連鎖店,也就是比特商店(ByteShop)。特雷爾看完蘋果公司的第一款產品蘋果I型電腦后,禮節性地對喬布斯說了句“保持聯系”。第二天,穿著拖鞋的喬布斯就來到了特雷爾的商店,對他說:“我想與你保持聯系。”希望對方銷售他的產品。磨不過他的特雷爾就下了個500美元進50臺的訂單,但要求30天內供貨。喬布斯和他的合作伙伴史蒂夫沃茲尼亞克隨后開始了繁忙的裝配工作,人手不夠,喬布斯把自己的妹妹也叫來幫忙。他們在合同到期前的1天完成了交貨,賺到蘋果公司的第一桶金。
“我深深地被喬布斯的故事所吸引。在武漢電子一條街打拼一段時間后,自我感覺良好,就開始做夢:夢想寫一套軟件運行在全世界的每臺電腦上,夢想創辦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軟件公司。”雷軍說,“《硅谷之火》給了我這樣一個啟迪:你要是有夢想不妨一試,那樣你也許真能辦成一家世界級公司。”
“驚風飄百日,光景馳西流。”眨眼到了大學四年級,雷軍開始和王全國、李儒雄等人創辦三色公司。
“我當時想,喬布斯、蓋茨就是大學創業成功的,我為什么不可以?想到這些,頓時熱血沸騰,腦子暈暈的。今天回想起來覺得好奇怪,我們好象根本就沒有討論過,開公司誰投錢,開張后做什么,靠什么賺錢等問題。真的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雷軍說。
“四個人,每人25%的股份,大家都很高興。沒過幾天,問題來了,每件事情都需要反復討論,到后來,甚至改選了兩次總經理。”
雷軍這樣描述當時三色公司的管理架構。
他們的產品是一種仿制金山漢卡,可是隨后出現一家規模比他們更大的公司,把他們的產品盜版了,而且這家公司可以把同類的產品做得量更大,價格也更低。
雷軍說,“看起來我們的團隊很強大,最多的時候有十四個人,業務范疇也挺寬的,賣過電腦,做過仿制漢卡,甚至接過打字印刷的活。”但實際上三色公司度日為艱,不要說公司運營,即使他們生活上也面臨著等米下鍋的局面。一天,幾個人呆在一起,面面相覷,忽然一個伙伴開口說自己可以去找食堂的大師傅打麻將,贏些飯菜票回來。
結果,這位夸下海口說自己麻將打得好的同學真不是浪得虛名,很快弄回一堆飯菜票。此后,實在沒錢的時候,雷軍他們就派他去打麻將贏飯菜票。
半年以后,三色公司運營不下去了,他們決定散伙。清點公司資產時,雷軍和王全國分到了一臺286電腦和打印機,李儒雄分到了一臺386電腦。
公司停辦的第二天是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走在櫻花路上,細細的光束從林蔭道的樹叢中灑下來,照在雷軍的身上,讓他感到一種釋然,“生活是如此的美好,真輕松啊!夢魘般的日子終于過去了,迎來的是新的生活。”
三色公司的失敗顯然改變了雷軍的創業理念,多年以后,他表示對大學生創業模式不提倡不鼓勵,“我們得考慮中國的國情,我們跟美國的國情真的差別很大,我們大學的教育其實素質和能力教育相對偏弱,這樣出來創業的話,成功率是很低的,而且可能我們鼓勵學生創業還耽誤了他應該有的學業,有點得不補失。”
“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大學生涯很快要結束了,這段歲月給雷軍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來他曾回憶,“夢到武大,想到都是櫻園,櫻花大道,老圖書館,理學院樓……武大,滿載著我的青春歲月”。
“我在10多年前是有一點野心的人,想做點大的事情,支一個小攤子對于我來說沒有吸引力,所以加入了金山。”雷軍曾這樣解釋為什么會在1992年選擇加盟金山公司。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