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工場李開復患淋巴癌:與死亡討價還價
自2013年9月確診罹患淋巴癌以來,創業導師李開復的工作、生活尤其個人心境均已逐漸大不同于以往。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最后才是接受,李開復絕非超人,他與他所患病癥的這一較量過程痛苦難當,與常人無異。病來如山倒,最重要的莫過于直面當下。李開復做到了。《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學分》一書真實記錄了李開復病中所思所想,他的諸多總結和反思對當下讀者或有啟發。經授權,特摘選共享部分章節。
26個腫瘤
按照流程,做完了正電子成像檢查,必須等一個星期再找主治醫師就診,那時才能知道結果。想到還要再忍受一個星期狀況不明的折磨,我的心開始焦慮不安起來。
我鼓起勇氣,走到負責操作儀器的醫師身邊,開口說:“不好意思!我想……”
他停下鼠標,轉頭看了我一眼。“什么事?”
“我想,可不可以麻煩您先告訴我,剛剛的檢查,有沒有發現什么?”
“這我不能說,我不是專業醫生,我沒有這個權限!”他的語氣很重,把我好不容易才凝聚起來的意圖打成碎片。我本想算了,但很快又鼓起勇氣說:“我知道!可是,你看我接下來的一周還能工作嗎?我保證,即使你看錯了,我也不會怪你!更不會讓醫生知道……”我幾乎是在哀求他。
“真的不行啦!”他干脆接著做自己的工作,看都不看我一眼。
“拜托,拜托!真的拜托!”我決心賴到底,不管怎樣都不放棄。
他看拗不過我,嘆了一口氣說:“我真的沒有權限讓病人知道檢查結果……這樣好了,你自己看,正電子成像檢查本來就不需要特別的技術,一般像你這樣的人也能看得懂。你只要看畫面上有多少亮點就可以。”他邊說邊取走我的健保卡,熟練地打開我的檔案……
我趕緊上前,一起瞪著他面前那塊小小的電腦屏幕。
“哇!”檢驗醫師不知怎的,滿臉詫異。經過我再三追問,他才勉強開口:“這太不尋常了!一般人如果有毛病,頂多兩三個亮點,你居然……你自己看!”
我茫然地看著電腦屏幕,只見一片漆黑之中,二十幾個白色亮點,像是夜空里閃閃發亮的星星。
我在凄惶中走出醫院,心情跌至谷底。腦海中閃過一個又一個念頭,除了再找良醫確診,我忽然悲傷又理智地想到,如果我的生命所剩無多,現在該做好哪些準備?
欲立遺囑
第二天,我當機立斷,決定做最壞的打算,為了先鈴和孩子,無論如何我都得把遺囑準備好。我從律師那里領回一疊表格。律師花了幾個鐘頭仔細說明遺囑的類別,以及填寫表格的注意事項。我一向自詡條理分明、不怕填表,可是依照臺灣地區繼承制度的有關規定,立遺囑所需要處理的表格,還真是煩人。
我把那些表格鎖在抽屜里,幾次拿出來看一看,又扔回去。心里悶悶的,像是憋著一團火,隨時可能爆裂。
在死亡面前跟法律打交道,這真是極為吊詭的一件事!死亡何其傷感,法律又是何其冷酷、無情。我獨坐桌前,把遺囑需要的文件攤了一桌子,一邊深陷在生命即將走到絕境的悲哀里,一邊又得極度理智而冷靜地仔細思索身后事該怎么安排。
一份正式的遺囑,必須嚴謹、周密地做好全盤考慮。律師告訴我,我的遺囑必須考慮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假如我死了,我的遺產要如何分配給妻子和兩個女兒?第二,假如妻子和我同時死了,遺產如何分配?第三,假如我和妻子、一個女兒不幸同時死亡,財產如何分配?第四,假如太太與兩個女兒和我不幸同時死亡,又該如何分配?
天哪!想到這些可能,我不寒而栗!然而,人間世事之荒謬,就在于你明知道它是荒謬的,可是又非做不可。我拿起筆,開始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下我的遺囑。
依照規定,這一式四份的遺囑,總共24頁,還必須是本人手寫才有法律效力。我自11歲離鄉赴美,就很少有機會手寫中文,即便后來在中國工作,中文用得多了,也都是用電腦鍵盤敲出來的。這回為了寫遺囑,我必須工工整整、一個字一個字地親自抄寫,每個地方的姓名、地址、電話、身份證號碼等,更不能有一字修改、涂寫,一處有錯便要全部重來。
律師把一疊厚厚的文件交給我時,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
然而,只要一想到自己時日不多,心里就驚慌得不得了,讓我還怎么慢慢寫?我邊寫邊抱怨:“這不是折磨人嘛!我現在還有體力慢慢寫,要是已經病入膏肓,誰還有力氣寫這東西啊?”
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面對這種抄寫工作的。一個健康的人寫起來可能不那么辛苦,而我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勉力而為,還要按捺住時不時冒出來的煩躁、氣悶:“我才五十出頭,人生就要結束了?”才寫到第二份,就已重謄了幾十次,真是痛苦不堪!想著先鈴、孩子,勉為其難地整整費了一天半時間,終于完成了這個苦差事。
懷著惆悵不安的心情,我回到家,面對妻子家人關切的詢問,只是支吾其詞,含糊以對。以后都過得很不好,思緒不寧,睡眠質量也更糟了。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