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曾經領過每月54元的工資
1985年,合肥。安徽統計局農村抽樣調查隊計算機房。23歲的單身漢史玉柱寫會程序,挖會“金子”,自得其樂。2006年,上海瑞金賓館,網絡游戲《征途》上線新聞發布會。史玉柱沖著臺下喊:“我是一個老玩家,20多年前,就在玩游戲。我懂游戲。”
數學家理想破滅后,史玉柱成績一直維持在中等,“每天被迫進行大腦體操訓練。”大三,畏懼純數學太復雜,史玉柱選擇了計算數學方向。當時還是小型機時代,進機房需要換衣服換拖鞋,編程結果需要打紙帶。史玉柱只覺得挺羅嗦,沒覺得計算機特別有用,對它也沒特別的感興趣。只是一門課而已。
1984年畢業,史玉柱沒什么想法地被包分配到了安徽省統計局農村抽樣調查隊。“聽說我是學數學的,統計局就是搞數字加減的,所以,就把我分到了統計局。”“這挺荒唐。”“數學不是加減乘除,數學系主要是邏輯,是大腦體操。”
年輕時的史玉柱
分到單位沒幾天,史玉柱就被通知到西安統計學院進修幾個月。進修老師有抽樣調查之父之稱,這位美
史玉柱寫了個程序,找了兩個人錄入,過去二三十個人忙活一年的活,一兩天就干完了。搞得很多人從此沒事干。干得起興,史玉柱又編了一個分析軟件,能分析出,年收入400元以上的農民會買哪些東西,消費特征是什么;年收入400元到500元的農民消費特征又是什么。
史玉柱的軟件不斷完善,國家統計局后來開了個會,要求全國各地的農村抽樣調查都用史玉柱的軟件。史玉柱因此得到了一二十元獎金和一個進步獎。相比當時每月54元的工資,史玉柱挺知足。
又沒事可干了,史玉柱就開始基于他分析出的數據,寫關于農村經濟問題的文章,居然還能發表在搞學術人挺在乎的高檔次雜志上。當時的安徽省副省長也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看了不少史玉柱的文章,很欣賞。副省長是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深圳大學客座教授,他面試了一下史玉柱,就在1986年將史玉柱招為了深圳大學軟科學專業研究生。這一年,24歲的史玉柱也結婚成了家。
在深圳大學,史玉柱學會了勤工儉學;學會了怎樣給別人帶貨的小生意;看到很多國外書籍和港臺關于經濟方面的書,他開始相信中國將來肯定走市場經濟的道路。在深圳大學眾多的講座中,1988年,史玉柱聽到了四通總經理萬潤南的講座。“他的講座對我的觸動非常大。”“他談論四通如何創辦,他的題目大意是《泥飯碗比鐵飯碗更保險》,意思是,四通這個泥飯碗可以變成金飯碗。從那時起,我才有了準備創辦企業的理想。”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