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微信不提供中心化流量入口
2014-12-11 15:41:38 責任編輯:吳鴻庚 來源:TechWeb
第五點,微信希望搭建一個生態系統
很多人問我們:微信這樣子的話什么都可以做。他們也會擔心說如果他們做的事情微信做了怎么辦 。但是微信不會什么都去做。其中一個原因是說我們希望基于微信能搭建一個生態系統,而不是我們自己把生態系統里面的每一塊都給做了。
簡單說我們是希望建造一個森林,而不是說我們要建造一個自己的宮殿出來。
我們希望整個森林是去培育它的一個環境,我們讓所有的一些生物或者動植物能夠在森林里面自由生長出來,而不是說我們自己去把它建造出來。
第六點 ,我們希望我們的公眾平臺是一個動態的系統
很多朋友會說,微信的平臺規則似乎不太明朗,或者說我們的規則不太清淅。
以至于說,覺得這里面存在一些混亂,但我想跟大家說的是,我們并不認為一個規則100%很確定的系統就是一個好的系統。相反,我們認為一個動態的系統是一個更加能夠獲得動態穩定的系統。
所以,我們認為第三方跟我們一起來共同建造一個系統,而不是我們做好了一個完整的系統。
既然是一起來做,我們認為這個系統應該是一個動態自我完善的系統,而不是一個比較僵死的一個系統,甚至整個系統也是我們和第三方一起定義出來的。
所以,你會看到微信會不斷的有些變化,公眾平臺不斷的有些變化。我們的變化是讓我們的系統能夠獲得一種動態的穩定。
第七點,關于社交流量
大家會發現在微信里很少會提供一個中性化的流量入口 ,但是并不妨礙很多需要流量的場景應用能夠被活躍起來。譬如說微信里的微信紅包、微信游戲,甚至包括一些硬件相關的譬如運動類的手環。手環也是很好的例子,我們會把手環的記步數據標準化,使得一個手環的用戶可以和其他手環用戶進行一個PK,這就是一種典型的社交流量的一個場景。
我們在后期也會不斷地發掘這種流量場景并且把它提供給平臺的用戶。
第八點, 我們會說所有的考慮都會基于一個前提,就是用戶價值第一
我們剛才說了這么多微信的一些理念,但是最終都必須把用戶價值放在第一位,否則的話可能會損害到整個平臺的健康。所以你們會看到譬如朋友圈的管理,用戶是需要在朋友圈里看到各式各樣的內容,但是我們又會去治理它,讓一些騷擾到用戶或用戶不愿意看到的內容清理出去。
對于公眾平臺,就像訂閱號一樣的,這里面有非常多的閱讀量來自于朋友圈 ,這是符合2/8原理的:20%的用戶到訂閱號里面去挑選內容,然后80%的用戶在朋友圈里去閱讀這些內容。
我們很高興這個流量能夠發生作用,但是一切都是在用戶認可的情況之下發生的 。
以上八點是我們對于公眾平臺的方向與理念的一些思考,在這里分享出來,也希望第三方的開發者對于我們平臺能夠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支持。
之所以利用這次機會來講述我們的理念,是受到前幾天一個小事情的觸動。
因為我以為大家對于微信鼓勵的方向應該是非常清晰的,但看起來好像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所以這里確實非常高興能夠通過視頻跟大家作一次交流。
我的分享就到這里,非常感謝大家花時間來聽,并且預祝大會能夠圓滿成功!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