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蔚華: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并非二元對立
創新源于責任感和興趣
問:那么從您自身經歷談談創新。您從1999年開始領導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招行,到現在招行已成為業內翹楚、最具創新精神的金融機構,您這種創新的領導能力源于何處?
馬蔚華:我覺得有兩種因素支撐我的職業生涯。第一是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本質是一種責任感,既然接受了這個職務,就必須為這家銀行負責。為這家銀行負責就是為股東負責、為客戶負責、為員工負責,往大一點說為國家負責,也是為自己負責。這些責任感一直是支撐我這些年的一個很重要的力量。
但是光有責任感是不夠的,責任感是一個很枯燥的信念。第二個因素是一種興趣,有了興趣自然就會有熱情、有耐力,就會矢志不渝。因為中國正在面臨巨大的改革,特別在金融領域。我們需要探索在中國如何走商業銀行的道路,這個探索是非常偉大的,對個人來說也有很多新的挑戰。對我來說,探索一個新的事物是我的興趣所在。創新突破后的喜悅,應該是一個人最寶貴的體驗。
迭代創新和長遠戰略不矛盾
問:當前人們都在談快速迭代、微創新。那么,長遠戰略還重要嗎?如何把握戰略的堅定性與靈活性?
馬蔚華:戰略仍然非常重要,是相對長的一個認識。我非常主張一個企業一定要研究未來,研究全球,研究宏觀。所以我有三句話,叫不知未來者,無以評判當下;不知世界者,無以理解中國;不知宏觀者,無以把握微觀。因此,銀行的戰略應該有一個方向——滿足客戶的需求。但在每一個戰略步驟上可以有靈活性。比如說互聯網出現了,該如何調整自己適應客戶?所謂迭代創新都是戰略過程中的戰術問題。如果沒有方向和戰略,即便不斷地迭代創新,你的戰略目標還是難以滿足客戶需要。
認真和創新讓中歐不斷追求卓越
問:您覺得中歐20周年走過了一個怎樣的發展道路,中歐的發展和中國的改革開放有著怎樣的聯系?
馬蔚華:中歐的校訓寫得很好:認真、創新、追求卓越。首先是認真,接著是創新,然后是追求卓越,這是一個邏輯的順序。對商學院來說,認真非常重要,這一點中歐當之無愧。我現在擔任中歐國際顧問委員會的中方主席,與師生接觸下來,我覺得他們的認真嚴謹是在眾多商學院里是最突出的,這讓我以中歐為榮。
光認真還不行,還必須創新,否則無法追求卓越。所以中歐在認真的基礎上做了很多創新,無論是教學的方法、內容,還是目前正在探討的在線教育,都是創新。中歐用了20年時間實現了“優秀”,它正在不斷接近卓越。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