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武:香港必須是要保持以往香港的特色
陳志武:謝謝楊會長,我接著剛才幾位嘉賓的發言講一下,首先內地深化金融改革對于香港的機會非常多,是非常好的消息,不是像很多人以前猜測的那樣子。如果國內深化經濟改革、加快金融對外開放的話,是不是把香港的角色慢慢的給吃掉了。其實這讓我們想起來1997年7月1號香港回歸大陸之前,當時世界和內地專家都有類似的擔心。也包括中國自己加快對外開放以后,是不是把香港原來起到的在中國和世界之間的橋梁作用給弄沒了。當然我們都知道實際的情況,不管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加快對外開放以后,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以后,不僅僅沒有傷害香港發展的機會,反而水漲船高,給香港帶來了又一輪的繁榮。總體上,大陸加快金融改革,包括人民幣的國際化有關的改革,對于香港金融市場、金融行業為主體的經濟來說是非常利好。
陳志武:比如說深化金融改革必然會使得中國內地的資產資本化會帶來新的提升,具體來說過去這么多年大陸社會對金融類產品、金融交易不怎么相信,把錢和財富放到房地產有形的資產里面。隨著大陸金融改革的深化,人們對金融的信任度自然會提升,這樣會導致更多的資產會達到資本化、金融化的效果。這樣對于香港作為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服務的需求必然會增加。也有人擔心如果上海成為金融中心的話,是不是香港的作用就沒有了?我覺得不一定,待會我再講怎么面對這個挑戰的問題。
陳志武:第二個是很有意思的一點,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說哪一天內地的經濟出現大的問題,甚至有危機的話,對于香港的影響、對于香港金融服務業的影響會是什么樣的。我的結論是不管內地的經濟好還是不好,對于香港來說都可以是很好的。如果內地的經濟繼續增長,當然財富越來越多,對于香港的金融業的需求自然會更多。如果內地的經濟出現大的問題,大家對于避險和理財的需求也會相應的增加更多。比如一般說日本過去的二十年是失去的二十年,大家不一定注意到日本的經濟過去二十年沒有怎么增長,但是實際上早些年的快速經濟增長創富的財富,對于理財的需求、金融服務的需求不僅僅沒有因為過去二十年的經濟不增長而下降,反而在繼續上升。我覺得日本的經驗可以告訴我們,不管內地經濟發生什么,香港總是可以得天獨厚的享受更多的發展機會。
陳志武:挑戰是不是有呢?肯定是有挑戰。隨著上海作為亞洲主要金融中心地位的上升,上海和香港的競爭肯定會增加。但是在面對這種挑戰的時候,我覺得香港千萬不要內地化,香港必須是要保持以往香港的特色。具體的特色很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香港的國際化的程度、法治化的程度、新聞自由的程度,這些都是內地未來很多年,比如十年、二十年不容易趕上的。我覺得只要香港繼續向國際看,而不是向內地看,避免內地化是最核心的決定香港是有價值還是沒有價值的方面。換句話說,如果香港什么時候真正完全內地化了,大陸的經濟、大陸的企業和大陸的家庭還要香港干什么?
陳志武: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之下,當然我過去也做了一些研究,香港以金融為主要的經濟體來說,自由的新聞媒體是非常關鍵的,所以香港不能放棄,不能主動“交槍”。其中對外金融開放這個話題有很多,也注意到香港這些年金融管制,特別是金融危機以后不僅僅沒有放松,也是在學著不斷的去強化。千萬別這樣,因為香港金融管制像大陸那樣嚴的話,那么香港的價值到底在哪里?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