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董事長馬明哲:努力適應互聯網新文化與環境
金融互聯網與互聯網金融的出發點與發展次序是不一樣的,前者是從“金融”到“服務”再到“產業市場”,而互聯網金融是由“體驗/服務”到“產業/市場”再到“金融”。
兩者有本質差異。比如,傳統書店Barnes&Noble現在的市值9.32億美元,而亞馬遜現在市值1912億美元,前者是改良性的,后者是顛覆性的;一個是養牛喝牛奶,一個是造市場、買牛奶。
金融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也是一樣。后者未來會走向移動化、智能化、云計算。互聯網的大數據、云計算對金融影響會很大。我們很多人在談大數據,說得很玄乎。實際真正在用時它必須有時間的長度和覆蓋的寬度。不是一家銀行有數據就是大數據,這只是信息。一個客戶的全貌,有3600種特征下的海量數據構成。你是誰、在什么時間、在哪里、怎么樣去做什么事情。
平安的互聯網金融戰略
平安的戰略是成為中國領先的個人金融服務提供商。過去平安也經常講一個客戶、一個賬戶、多個產品的一站式服務。我們希望把保險客戶遷徙到銀行、資產管理、財富管理。一個客戶多個賬戶,眾多產品多種服務,從生活到金融的服務,多個產品當中的客戶在互相遷徙。
將金融融入衣食住行玩等多個生活場景,提供簡單、便捷、安全、有趣的快樂生活。正如馬斯洛層次所說,人們解決了安全以后,社交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平安的定位是社交金融。騰訊、阿里有他們的特點,平安有平安的特點。騰訊是從社交通訊、游戲開始進入各行各業,再到金融。阿里是從電商開始,進入各行各業再到金融。我們是從現實的生活金融開始,從金融、健康開始立足。我們跟他們是好朋友,不會打架。他們兩個打不打我不知道。
我們從30萬的平安人開始,先自己覺得好用方便,再推向8000萬的平安客戶,然后再逐步推向社會。我們有足夠耐心、資源也足夠專業,一步一個腳印推進互聯網金融。
我們是看到方向在哪,再挖地道過去,有感覺了再往前走,可能比互聯網公司慢一點,但我們在學習,在努力適應互聯網新文化與環境。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D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