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感謝上天讓我賠了15年的錢
2014-06-24 10:20:32 責任編輯:林一 來源:投資界
我是在30歲時讀到這本書,其中具體內容已經不記得了,但這本書所講的“靈機”讓我問自己兩個問題:假如說一切歸零,不做原來的行業,我做什么?第二個問題是,如果我的生命歸零,生命重新開始我又期待什么?
坦白說“生命歸零”,我是被迫的。因為我的心臟手術在當年是很危險的,很有可能沒有機會再見陽光。在病痛之后,我心里非常迷茫:錢是有的,但生命與存在是無常的。我自己是無明的,是沒有智慧的。在那個年代的我活得有一點不自在,所以試圖去尋找一個所謂理直氣壯活下去的理由。
在這個時候我開始閱讀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書:《弘一大師傳》和史懷哲先生的《文明的哲學》,這兩本書給了我最重要的影響。
史懷哲先生有一段話說:這種肯定的信念是要求我們構想出使個人的、社會的以及全人類的物質與精神臻于完美的理想。大自然是上帝最偉大的創作,人類最偉大的創作盡在書本當中。
而我沒有那種勇氣選擇弘一大師那一條路,坦白說,經營誠品書店也不過是一個心靈生活的逃兵。
但這開啟了我對經營書店的興趣,在此之前我對書店完全沒有概念。
從這之后,我開始考慮所謂人生的價值到底在哪里?我提出了人文、藝術、創意和生活為理念的誠品之旅,也就是善、美,不斷的精進。正是這個理念讓我堅持下來。
因為病痛的關系,我沒有辦法按照商學院的理念做五年、十年的長遠規劃。我必須要考慮的是當下的每一步,唯有這樣才能安撫我的心靈。我本來以為準備一點小本錢可以賠個5-8年,沒想到一賠就是15年。
我要感謝上天讓我賠了15年的錢,使得我有機會第二次看清自己。第一次看到自己,是當我的財富超過生活的所需之后,我覺得錢對自己已不再那么重要。經歷了誠品的連續15年虧損后,我看到了自己對生命的態度是誠懇的。可能我的這種誠懇在很多人看來是執迷不悟,是不知變通。
誠品書店連續虧損15年,對于商學院來說這可能不是一個好的案例。但我從中明白一個道理,當一個企業的規模和影響力都不夠大,沒有被絕大多數人認可的時候,即便有再好的理念,賠錢是一定的。一方面是我的經營能力有問題,另一方面是“利”他做得不夠好,不夠多。
所以,企業家們最好是能賺取心安理得的利潤,只有“利”他之后,才能賺取真正屬于自己的財富。
你賣一本八卦雜志和賣一本好書,在POS機上可能顯示的都是25塊人民幣(6.2240,0.0000,0.00%),但是有良心的經營者會知道,它所包含的意義是不同的。
誠品在臺灣有幾個特殊的點,其中有的點是在醫院。每當我看到病人們在我們賣簡餐的地方吃一碗熱騰騰的面,這帶給我的感動和他們在普通購物中心里吃面的感覺是不同的。
誠品書店大約有400個公共座位,從零售店經營角度來看,這些座位是沒有價值的,是無效的,應該拿來擺更多的書和商品。但誠品書店做出了擺放公共座位的決定。
開連鎖店的人都明白,簡單復制可以降低成本,加速擴張。但為什么每一家誠品書店都有與眾不同之處,書的組合不一樣,裝修的空間和風格都不一樣呢?在臺灣大學里開設的誠品書店,無論是空間設計,還是裝修材料都非常簡樸,但風格明顯。因為我們知道那個空間是學生們進出的地方,我們不必去用光亮的大理石和豪華的材料裝修。我們希望學生走進書店后,能讓他們覺得這個空間是屬于他們的一部分,體會到人和空間的恰當融合。
對我而言,我在誠品書店看到的每一個人都是一本大書,因為每一本書,每一個人都有他不同的價值,不同的思考,不同的人生閱歷和對生命的體驗。他們都是值得尊重的個體存在和生命個體。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