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的馭人術:個人魅力大 下屬個個赤膽忠心
李開復,1961年12月3日出生于臺灣。2009年9月4日,谷歌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正式離職。2009年9月7日,李開復宣布創立“創新工場”。
最初的設想
按照李開復最初的構想,創新工場的“生產流程”分為四個步驟:
1.招募
招募110名精英作為“種子選手”,大部分是工程師、小部分是領軍人物。可以是自帶項目的創業團隊也可以是具備“創業素質”的個人。
2.按項目組建團隊
入駐的創業者組成20個團隊,可以是“原班人馬”(如有),也可以重新組合。創新工場提供學習、交流平臺,幫助入駐者把創業夢想繪成“藍圖”并補齊必備技能(例如財務規范、與投資者打交道等)。
3.天使投資
大約三個月后,有10個團隊可以獲得創新工場的天使投資并開始孵化。
4.孵化
大約9個月后,在天使投資花完之前,10個團隊中的5個獲得外部投資并從創新工場剝離。
成功融資的團隊可“無限制”地從創新工場“拉人”。假設有50人離開,創新工場會再招50人,保持110人的規模。
創新工場就這樣周而復始地運行下去。李開復將其概括為“20個想法、10個拿到天使投資并孵化、5個拿到外部投資獨立發展。”
李開復拿他的計劃與商界大佬溝通,收獲頗豐。他說“柳傳志不但認可,而且很驚訝我是第一個出來創業的跨國公司高管”。據悉,李開復從柳傳志、郭臺銘、俞敏洪等人獲得8億元資金。
暫無網友的評論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風口關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