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如何贏回網購消費者?
2015-10-08 10:12:53 責任編輯:陳一欣 來源:哈佛《商業評論》
當電子購物浪潮沖擊實體店,你如何應對?市場變化時,公司必須重新考慮創造價值、捕獲價值的途徑。實體店不妨考慮以下策略:價格戰、運用反展廳策略、提高服務水平、讓制造方提供獨家產品、注重安裝和維護并強調即時滿足感。
Bertice簡直不相信世上還有臉皮這么厚的人。在洛杉磯的本吉大賣場,一對年輕夫婦當著她的面拿智能手機對著一臺三星50英寸超高清電視,用一個手機應用搜到了網上報價。他們還對一臺索尼電視和另一臺LG LED電視做了同樣的事。
“不好意思,”伯蒂斯說,“我看到你們在做什么了。你們不覺得這樣有點兒不公平嗎?”
兩人面面相覷,好像渾然不覺這樣做有何不妥。“我們只不過在比價。”年輕女子一邊說一邊摸了摸懷里的小狗。
“但那個應用——是亞馬遜的吧?”Bertice問,“等你們決定了要買哪個型號的電視,就會從亞馬遜訂購。”
“大概吧。”年輕男子說。
“可這兒不是亞馬遜的展示廳,”伯蒂斯說,“我們本吉在門店展示這些產品、給門店配備員工,不是為了亞馬遜的利益。我們希望你們從這兒買東西。”
他們茫然地望著她。“啊,你在這里工作?”女子問道。
伯蒂斯打扮得并不像銷售人員,這兩人也不可能知道:她父親是本吉創始人,而她正是這家價值400億美元的電子產品及家電零售企業的董事長。
“沒什么,”伯蒂斯說,“不過請記住,你們現在做的事會產生影響。本吉提供的真實購物體驗幫助你們決定要購買哪一種電視。如果你們從亞馬遜訂購,實質上就是欺騙我們。”
像那對帶著狗的夫婦一樣的顧客還不少。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門店只是看看東西,隨后再從其他網店購買。有研究顯示,現在購買電子產品和家用電器的人里有83%先逛店再網購。其結果是連鎖店銷售額一落千丈,上季度損失近7億美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