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鋪子年銷售25億元的秘密
2015-09-07 16:12:25 責任編輯:陳一欣 來源:中國經營網
自2006年在武漢開第一家店開始,8年來發展到1400家店,2014年銷售額達25億元。有人說,良品鋪子的極速擴張是“踩對了點”,但良品鋪子董事長楊紅春則認為是商業持續創新的結果。與許多企業家不同的是,楊紅春的名片上寫著兩個職務:一個是公司董事長,另一個是公司商學院院長。
站對了臺風口
關于創業,雷軍有句名言,“成功靠勤奮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找到能讓你飛起來的臺風口”。所謂“臺風口”,就是要跟上時代的趨勢,在對的時間點做對的事情。如果說互聯網手機是雷軍創業成功的“臺風口”,那么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則是讓楊紅春飛起來的“臺風口”。
2006年,從一家上市公司離職的楊紅春在武漢開了第一家店鋪,專賣休閑食品。賣休閑食品,并不是楊紅春的首創,當時一些商場和超市也在賣。一個新生的零食小店,該如何去跟包括家樂福、沃爾瑪在內的大小商超搶生意?
楊紅春調研后發現,消費升級后,人們購買零食主要來自四個方面的需求,一是源于感性,突然就是想吃點什么;二是源于理性,認為吃哪類食品會補充營養;三是旅行需求,在旅行途中,人們通常都喜歡吃點什么;四是社交需求,拿上一袋好吃的零食看望朋友是個不錯的選擇。不論是哪種需求,人們都希望商家能提供“多、快、好、省、美”的服務,于是一種以小包裝、精選裝、個性裝為特色的零食在良品鋪子亮相后,因挑選更便捷、食用更方便備受市場青睞。
“我們做的不是買賣”
在很多人看來,良品鋪子生意越做越大。但楊紅春卻說,他們做的不是買賣,而是在研究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大體分為五類,衣、食、住、行、樂。良品鋪子所做的,是“食”里面的一個細分領域——零食。“細分領域的市場比較窄,我們只有把工作做得更深入才有可能獲得消費者認可。”
“把工作做深”的第一步,就是研究人們對零食究竟有怎樣的需求。為此,良品鋪子組建了約100人的研發團隊,專門研究什么樣的零食最受消費者喜歡。比如辣椒作為一種調味品,在不同的省市所需調配的辣味是不一樣的。湖北人喜歡醬辣,湖南人喜歡鮮辣,江西人喜歡酸辣,成都人偏好麻辣,安徽人則好咸辣。再如,同樣的花生,湖北喜歡蒜香型、五香型口味,而在湖南則是原味花生賣得最好。
即便是同一座城市,在不同地區所需的口味也有差別。以武漢為例,光谷和江漢路商圈,以年輕人居多,他們的口味偏重,辣味、甜味要重一些,而老小區的居民則更喜歡清淡的食品。“我們總在想,為什么消費者一定要選擇你?”楊紅春喜歡用類似的反問,“逼”著自己不停地思考顧客究竟要想什么。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