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華為沒有方法論就一個字“傻”
2015-12-31 15:49:54 責任編輯:陳一欣 來源:中國經營網
談創新:按簡單道理去投入
提問:五年前我與我的學生寫了一本關于三星成功之道的書,為此三星中國專門派了幾位高層領導到我辦公室交流,言談之中,三星人總是拐彎抹角地問我華為的情況,這讓我十分驚訝,華為剛進入消費品領域,手機才上市,市場表現平平,并不被業界看好,更談不上與三星競爭,為何三星如此關注華為,三星人告訴我:未來三星手機的真正競爭對手將是華為,華為是一個可怕的潛在對手。
為什么?三星人指出兩點:一是華為是一個有技術創新和人才儲備的企業,中國其它手機生產廣商主要是靠市場拉動,低價競爭,走不遠,只有華為有技術,有狼性十足的人才隊伍:二是華為的聚焦壓強戰略和組織化管理能力,華為一旦認準了要干手機,就不會退縮,就不會狗熊掰棒子,就一定會不顧一切,集中組織資源將手機做大做強。
現在看來,三星人不愧有危機意識和洞察力,今天華為的手機年出貨量已過億,直逼三星,劍指蘋果。確實,企業光靠市場出奇招,打價格戰走不遠,還得回歸產品與技術創新力去贏得市場和客戶。
任正非:華為投入了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去進行創新,但華為反對盲目的創新,反對為創新而創新,我們倡導有價值的創新。沒有技術創新與管理體系的“傻投入”,就不會有真正的產品與市場的競爭力,就只能靠低價和打價格戰,就沒有利潤空間,產品品質不好是恥辱,企業沒利潤可掙也是一種恥辱,從企業活下去的根本來看,企業要有利潤,但利潤只能從客戶哪兒來,只能加大對客戶價值創造能力的投入,而企業不贏利,對人才、技術和管理就不會有錢去投入。這是個簡單道理,我們“傻”才會按簡單道理去“傻投入、傻干”!
華為堅持走技術創新的道路,關注知識產權。
談知識產權保護:為什么中國出不了喬布斯,出了個屠呦呦還飽受爭議!
任正非:中國缺少創新、沒有原創,主要原因是不尊重知識產權,沒有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加上社會文化沒有包容精神,不鼓勵試錯,不包容有個性,甚至是有一些極端怪癖的人。如蘋果的喬布斯、休斯飛機制造創始人休斯都是個性張揚,行事反叛的人,在中國現有文化背景下肯定難以冒出來,因為我們包容不了喬布斯,中國出不了喬布斯,這就導致誰也不愿進行原創,都熱衷于抄襲。
屠呦呦這次獲得諾貝爾獎開創了中國原創研究新時代,屠呦呦獲獎還飽受爭議,還有人不服,認為屠呦呦的研究太簡單,就是將農村清明節掛在門上的青蒿桿泡在酒里做研究,其實屠呦呦的研究不簡單,她從常識之中發現了真理,從簡單之中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創造了不簡單的巨大社會價值,一輩子只干一件簡單的事,成就了不簡單的人生價值,這是值得弘揚的精神!
她是一位三無研究員卻獲得了諾貝爾獎,這值得中國學術界和教育界反思,這說明中國學術界和教育界的評價導向和評價標準出了問題,導致大家追求低水平的學術論文數量而忽視質量,一味模仿學術研究而忽視了原創!
當然,要讓大家愿意搞原創,必須要尊重知識產權,對知識權益要尊重和認可,不尊重知識產權,人們不愿也不敢從事原創性創新,而熱衷于抄襲和模仿,要尊重知識產權就要付出知識產權成本,華為的國際化就是借船出海,以土地換和平。
我們千軍萬馬攻下山頭,到達山頂時,發現山腰、山腳全被西方公司的基礎專利包圍了,怎么辦?只有留下買路錢,交專利費,或者依靠自身的專利儲備進行專利互換,為此,華為每年要向西方公司支付數億美元的專利費,我們堅持不投機,不存僥幸心理。
過去中國不愿加入世界知識產權保護公約,認為加入了不利于中國學習國外先進知識與技術,這完全是一個誤區。
我在陪溫家寶總理出訪期間,用二十分鐘時間專門向溫總理建言知識產權保護對國家創新發展的重要性及加入全球知識產權保護公約對中國的價值,總理對我二十分鐘的建言是聽進去,回國后不久就很快簽署了加入世界知識產權保護公約。如果中國人發明的火藥有知識產權保護,其所產生的知識產權價值不可估量,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如果當時就申請了國際專利,就不會由瑞士人擁有這種藥的知識產權,屠呦呦所獲得的價值就不會是區區幾百萬的諾貝爾獎金,而是數以十億、百億計的知識產權價值。
談開放:不做成吉思汗,獨霸天下最終是要滅亡的
提問:是的!我很同情我們人大的一些青年教師,為評職稱,不惜一切代價寫低水平重復無價值的所謂學術論文,成為爬格子的奴隸,更沒有時間深入企業了解和研究案例!當年我們在華為,一年就呆了150多天,現在的年輕人在企業呆三天都呆不住,象黃衛偉老師和吳春波老師在華為做顧問一干就是二十年,這也是阿甘精神在學者身上的體現。
管理就是實踐,實踐是我們最偉大老師,光讀死書,寫八股論文,就是在浪費青春,就是沒價值,但現在大學考評老師的標準和導向就是這樣,他們只能做沒價值的事,最終自身沒價值,沒成就感!正如您所講,我們的價值導向和評價機制出了大問題!必須改革才有出路,才有原創,才有自主的理論和實踐的創新。
任正非:是的,我們要有原創創新精神,但并不等于完全自主創新,自主創新這個提法我不太認同,自主創新是封閉系統思維,華為強調開放合作,自己只做最有優勢的東西,其它部分開放合作讓別人做,不開放就是死亡。即使我們成為行業的領導者,我們也不能獨霸天下,若華為成為成吉思汗獨霸天下,最終是要滅亡的,我們立足建立平衡的商業生態,而不是把競爭對手趕盡殺絕,我們努力通過管道服務全球,但不獨占市場。
提問:產業是個生態圈,過去華為是追趕者,現在是領先者,領先者要成為產業生態良性循環的維護者,要給別人留口飯吃,自己才能有持續的飯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