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3堂課 讓你的下屬工作成長兩不誤!
2015-12-03 14:11:55 責任編輯:陳一欣 來源:MBA智庫
工作了幾年,或許你已經升上小主管,就算還沒,但因為夠資深,主管交派重要項目時你也是第一人選。不管是帶幾位部屬,或帶整個項目,你發現,要達成目標,不再像過去只是自己努力就好,還必須讓團隊一起幫你。
但這些“幫忙”,有時在你眼中,根本就是“扯后腿”。“不是都講過了,怎么還做成那樣?”“動作那么慢,我自己做還比較快!”不禁感嘆,都已經這么忙了,為什么還得花時間來處理這些“別人的問題”?
這些真的是“別人的問題”嗎?曾帶領日本無印良品V字型復蘇、從巨額虧損到創下1620億日元史上最高營收的前會長松井忠三指出,領導者的角色有兩個層面:一是“人的層面”,也就是培育部下;二是“工作的層面”,想辦法讓業務順利進行,這兩者必須同時做到才行。
很多人都只把心力放在工作層面,當“人”沒有機會成長,自然也就無法成為有效的助力。所以松井強調,就算你不是主管,只要你在公司擁有一名后輩或部下,就必須正視這件事,因為“培育別人,就等于培育自己”。
而要帶領部屬成長,以下3堂課,你一定要知道:
Lesson 1:就算瑣事,也要讓對方知道"做的意義"
很多資深的人都會嫌年輕部屬或同事抗壓力低,一遇到挫折就放棄,甚至離職。但在因應這個問題前,必須先厘清“為什么年輕人待沒多久就離職?”
或許理由不一而足,但想象得到的第一個原因是,他們嘗到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也就是所謂“現實的沖擊”。
新鮮人進公司時,都帶著希望與理想,但實際上,公司卻是在乍看之下充滿矛盾的情境中運作的;而且,就算新進員工自己有想做的工作種類,公司也不會天真到隨隨便便就讓他做。面對如此嚴峻的現實,年輕員工不禁會覺得“這個世界和我想象的不同”、“應該有比這還更適合我的工作”。
碰到這種情形,松井認為,最好的處理方法是“事前就讓他認清現實”。無印良品對于已決定即將采用的員工,會讓他們到門市打工。就算是過去時常來消費的無印良品粉絲,等到他實際站在店里工作時就會發現,自己過去懷抱的想象,與現實的狀況是截然不同。
光是站著做事本身就很辛苦了;另外像是把廠商送來的商品運到倉庫去、把商品從倉庫運到門市來之類的大量體力勞動;在商品品項較多的分店,還得要記住所有商品,搞不好還會遇到顧客提出一些讓人覺得沒道理的抱怨。像這樣事前讓他們體驗第一線的工作,反倒能讓當事人先做好心理準備。
等到他們成為新進員工后,公司便要視之為組織的一員,好好讓他理解公司秉持的哲學、理念,以及價值觀等思維。例如在剛進公司時,很多人可能曾被交辦過打掃、泡茶、檢視影印紙之類的工作,這些都是和業務無直接關聯的雜務,或許會讓人覺得“真麻煩耶!”然而主管必須帶領他們思考“為何需要這樣的作業?”、“這項作業有什么樣的效用?”之類的目的與理由,否則他們一定只會排斥。這就是化解“現實的沖擊”的方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