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傳志:做沒有家族的家族企業
2016-01-14 15:54:40 責任編輯:陳一欣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上海)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譽主席、聯想集團高級顧問柳傳志在聯想的辦公室里擺的書有點兒少,不像很多企業家的辦公室里書多得堪比小型圖書館,就這樣,他還說:“這里的書大都是擺樣子,常看的書主要在家里面,我不怎么太看很嚴肅的關于管理的書,認真讀的也就是幾本像《基業長青》《再造宏碁》等,看得多的還是傳記體、小說。”
聽的人覺得有點不可置信,可這確實就是中國教父級的企業家柳傳志,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國外很多管理的書翻譯過來后讀起來比較費勁,自己更喜歡從傳記小說里頭,哪兒有營養就吸取哪一點,然后結合企業或項目的實際情況,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思想。
對于聯想的愿景,柳傳志在聯想控股官網上的董事長致辭里說道,要在多個行業擁有領先企業。
這一愿景隨著聯想集團在3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不斷內升出一種生生不息的機制、不斷裂變出新的業務,從一個實體型的企業發展成為一個控股型的多元化投資集團模式,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開放性。
但在已經71歲的柳傳志看來,聯想的萬里長征還只走完了第一步,雖然在第一階段,跑得比較快,超過了很多競爭對手,但是離前面真正強大的對手還是有很大距離,未來發展的前景很廣闊但不確定性也很大。
定目標如登山
聯想控股創立于1984年,一直到2000年,它還只是在單一IT領域發展。直到2001年開始,聯想系企業組織結構進行調整,聯想控股成為聯想集團的母公司,是聯想集團的單一大股東;此后,聯想控股逐漸成長為一家多元化的投資控股公司,包括“實業”和“投資”兩個板塊。
柳傳志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一個企業本身確實有大有小,你要想讓這個企業能夠持續地發展,有盈利地發展,那就要有一個不斷提高的目標,“一個創業者拿到了融資上市你以為這就是成功了,但是如果你沒有不斷調高目標,沒有跟隨環境變化而變化,其實是走不遠的,十年二十年很可能就沒了。”
20世紀80年代聯想初創時,把做出中國自己的PC作為一個很高的目標來追求,但放眼環視時,柳傳志發現不只有日本企業的技術能跟歐美公司抗衡一下,當時臺灣地區也在生產占全球百分之二三十的鍵盤,后來還有百分之二三十的軟驅。他深感過去手腳被束縛了的同時,也為其后來全力支持楊元慶開拓海外市場、推動聯想多元化提供了啟發。
“并購IBM的決定在當時并不被看好,大多數朋友包括家人都認為太冒險了,但反復權衡了解后,我相信博一把可以有五成勝算,萬一不行,提前部署的其他多元化業務也會逐漸起來的。”柳傳志說,就這樣又一次提高了企業的目標,同時開始做投資新的領域,進入多個行業,就又有了新的愿景和目標,有點像登山,登上一座高峰后會發現還有更高的。他開玩笑地說:“這個過程就像在不斷攀登中身體更強壯了,就會想再往上登,而不是一開始還沒任何準備,身體還很羸弱,就想往珠穆朗瑪峰頂上登,那肯定不成的。”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4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