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李嘉誠如何一步步走下神壇?
2016-01-07 16:18:08 責任編輯:陳一欣 來源:虎嗅網
電能實業私有化方案被小股東否決
2015年9月8日,電能實業、長江基建同時公布合并意向:每股電能實業換取1.066股長江基建。換股完成后,電能實業成為長江基建的全資子公司,股票將被注銷。
換股方案宣布前,長江基建、電能實業已發行股票分別為25.2億股和21.3億股。2015年1月6日收盤,長江基建、電能實業股價分別為70.55港元和70港元,對應市值分別為1775億港元和1484億港元,合計3200多億港元。
電能實業股本中8.3億股已被長江基建持有(占比38.87%),其余13億股將換為13.9億股長江基建。換股完成后,新長江基建市值能有多大漲幅?如果小于3200億港元,豈不是1+1<2了。#無非想把數百億現金倒騰到長江基建#
為什么長江基建股東一邊倒地批準換股計劃,而近半數電能實業股東反對呢?根本原因是“李家人”出價太低。
2013年分拆港燈前,電能實業營業額為長江基建的2.3倍,其它財務數據大致相當。按1:1.066的比例將電能實業置換為長江實業幾乎沒有溢價。
2015年上半,由于港燈已經被分拆,電能實業的營收、凈利潤大幅下降,但現金儲備暴漲至678億港元。香港電力業務的內在價值沒有改變,電能實業所失、所得應當是相等的。換言之,在拆分港燈后,1:1.066的換股比例仍然沒有溢價。
這是電能實業股東認為對價低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香港電力業務的估值存在變數。首先,香港經濟疲軟已成定局,電力消費前景不樂觀。其次,港府將于2018年重新修定電價監管方案,被坊間認為是利空(目前港府規定電力公司可以賺取固定資產平均凈值的9.99%)。
資本運營高手永遠在高點拋售。超人李嘉誠2014年主導港燈的分拆,被普遍認為是高點套現。電能實業賬面多出500多億港元現金,是香港電力業務未來20年一半收益的現值。分拆港燈之后,電能實業沒有動用套取的巨額現金,加緊投資海外業務,而是放在賬上等待長江基建“收割”。
這是電力實業中小投資者心生不滿的根本原因。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