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飯好好刷牙,口腔疾病與咽喉及腸胃癌癥有關!
想要避免癌癥?考慮一下經常刷牙和使用牙線吧,為什么?因為新的研究表明,牙齦不好的人患某些癌癥的風險更高。
兩項長期健康研究的數據顯示,有牙齦疾病病史的人患胃癌的風險增加52%,患喉癌的風險增加43%。
研究人員稱,與從未掉過一顆牙的人相比,掉了兩顆牙齒或兩顆以上的人患癌癥的風險也會增加,他們患胃癌和喉癌的風險會分別增加33%和42%。
波士頓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臨床流行病學和營養學的助理教授、高級研究員Mingyang Song說:“即使在調整了其他主要風險因素后,患有牙周病和牙齒脫落較多的參與者患上這兩種胃腸道癌癥的風險也較高。”
如果這些研究發現被證實,那么就意味著很多美國人患上這些癌癥的風險就會增加。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調查,在3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近一半的人患有牙齦疾病。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兩項長期研究從數萬名健康專家中收集到的健康數據,其中包括參加“護士健康研究”的98000名女性和參加“健康專家隨訪研究”的49000名男性。
在22至28年的隨訪中,參與者出現了199例喉癌和238例胃癌。
研究結果顯示,總體而言,無論是否有失去牙齒,有牙齦疾病病史的人患喉癌的風險比沒有牙周病的人高出59%。
在胃癌的研究中則有一些不同。沒有丟失牙齒的牙齦疾病患者患胃癌的風險增加了50%,而失去一顆或更多牙齒的患者患胃癌的風險增加了68%。
彼得·坎貝爾(Peter Campbell)是美國癌癥協會流行病學研究的科學主任。他說:“口腔、食道和胃當然都是相連的,它們是消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器官的疾病標志與消化道下端的另一種疾病(如癌癥)有關系并不奇怪。”
Song說,牙齦疾病引起的炎癥可能是增加癌癥風險的一個因素。
他解釋說:“患有牙周病的人往往有較高的系統性炎癥,這是癌癥發展的潛在機制之一。”
Song和Campbell指出,糟糕的口腔健康情況也可能會促進口腔和牙齦細菌的生長,從而導致癌癥。
Campbell說:“從這項研究和其他類似的研究來看,導致牙齒脫落和牙齦疾病的一些細菌和相關病原體似乎也與胃部和食道的腫瘤有關。”
Song教授補充說,這項研究中與牙齦疾病相關的癌癥風險并不包括吸煙,這意味著口腔健康狀況不佳的吸煙者患胃腸道癌癥的風險更高。
Song和Campbell認為,牙齦問題持續的時間越長,患癌癥的風險就越高。
Campbell說:“牙周病持續時間越長,患這些癌癥的風險就越高,這顯然是有道理的。其中一些聯系可以簡單地解釋為年齡的增長,這本身就是一個強大的風險因素,但我們傾向于更好地解釋這個問題。”
如果你有牙齦不好的病史,并且想要減少潛在的癌癥風險,Campbell建議你定期去看牙醫,好好照顧你的口腔健康,了解癌癥的跡象和癥狀,并接受所有適合年齡的癌癥篩查。
Song和Campbell都呼吁對這種可能的癌癥風險進行更多的研究,包括臨床試驗。這項新研究發表在7月20日的《Gut》雜志上。
【翻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7-flossing-ties-gum-disease-higher.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