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夏利虧損超15億元 存退市風險
部分上市整車企業及汽車經銷商集團近日陸續發布了2014年業績預告,而一汽夏利超15億元的凈利潤虧損格外顯眼。天津一汽方面表示,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產品結構升級調整的步伐未能適應市場快速變化的要求。
據悉,在夏利的車型中,夏利N3、N5轎車、威志V5轎車銷量同比下降,2013年推出的夏利N7產品未達銷售目標,駿派D60產品2014年內上市的日期有所推遲,導致2014年度公司產銷規模同比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公司主營業務產生了較大的虧損。
事實上,一汽夏利利潤的暴跌已經整整持續了兩年多。一汽夏利在2012年上半年還實現了96.05%的凈利潤增長,但是在下半年開始遭遇全線下滑,從而導致2012年一汽夏利凈利潤暴跌68.74%。2013年繼續下滑,全年虧損了4.8億元,下滑幅度為1503.44%。
從2013年凈利潤開始虧損計起,過去兩年時間里,一汽夏利虧損20億元。連年虧損不僅讓一汽夏利有退市風險,還將影響一汽集團的整體上市計劃。
據了解,目前中國的六大汽車工業集團中,上汽集團、廣汽集團、東風汽車、長安汽車均實現了整體上市,北汽集團也已經提交了IPO申請,僅剩下一汽集團未完成整體上市。
虧損原因:不受集團重視
過去一年,面對國內風起云涌的汽車市場,車企的表現可謂大相徑庭。與一汽夏利呈鮮明對比的國內自主品牌,如長安汽車,其去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4年公司凈利潤比2013年同期增長111.09%-122.50%,達到74億-78億元。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一汽夏利之所以出現業績大幅度下滑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產品不能及時推陳出新,且夏利在一汽集團內處于比較尷尬的位置,在被一汽集團收購后沒有能夠獲得集團更多的資源共享。
而嚴重的虧損,與其產品以及公司在集團的地位脫不開關系,重要的原因是,一汽夏利的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與市場的變化逐漸脫軌,當國內汽車市場的需求已經呈現多元化的形勢后,夏利仍然沒有能夠推出與時俱進的產品,這讓一汽夏利在國內汽車市場中的競爭力出現下滑。
其次,夏利在被一汽收購之后,在集團內部一直被邊緣化,沒有被集團作為旗下主要品牌去培養,一汽夏利沒有能夠享受到一汽集團更多的資源,虧損在所難免。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