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樓市逆向上漲 “豪宅化”傾向明顯
盡管宏觀經濟上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經濟增長的各項指標均在不斷的降低。但是反觀一線城市房價,卻出現了逆向上漲。據資料顯示,到10月百城房價連續6個月上漲,同比連續3月上漲。9月一線城市新房和二手住房價格同比分別上漲了12.1%和15.7%,北京、上海、深圳三城市均創歷史新高,二手房價首次進入了“四萬元”時代。
其實,樓市逆向上漲在國際上早有先例。根據國際經驗在經濟下行和轉型時期,為尋求更好工作機會的人口、避險資金必然向特大城市遷徙,例如處于“衰退的20年”的日本,國內空置房規模有820萬套創歷史之最,占存量房也比重達13.5%,但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房價從2006年起就開始回升,尤其近三年東京和大阪都市圈房價上漲了30%。再比如北歐的瑞典、芬蘭,盡管經濟已經連續下滑,但各個首都房價卻也創新高。從數據來看,北京上海本地居民購房比例分別36%和25%,大的部分是被天津、河北、東三省及內蒙古、山西等地的“煤老板”和浙江、臺灣等買家所購得,因此一線樓市已經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鑒于以上情況,一線樓市“豪宅化”傾向也就隨之而來,有媒體將今年評為“豪宅元年”。據了解,一線城市中產階層(年收入20萬元以上)占比在40%以上,京、滬、蘇、浙、魯、海等六省市的高凈值家庭數均超過10萬戶,占全國高凈值家庭的一半,資產管理需求不斷上升。去年7月以來,資本市場異軍突起,市場一片樓市下行論,從磚頭化到證券化一度成為資產管理的新趨勢。但7月以來的資本市場巨震,股價單邊上漲告終。在經過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后,樓逐漸回暖,財富管理又開始趨向樓市。據有關分析,我國經濟轉型、財稅改革是個漸進的過程,城鎮化仍舊在加速,一線及重點城市吸附人口和資源的趨勢不會改變。在中期內,土地財政和樓市拉動固定資產投資也不會改變,而房地產托底經濟的“穩增長”功能也將繼續保持,一線城市房價仍有上漲的空間。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2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