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壓力漸重 “風向標”深圳房價見頂回落
上半年飆漲的深圳樓市,在經歷了三季度的高位盤整后,終于撐不住了。
如果從現在反推深圳樓市過去一年的演變曲線,會發現自去年9.30之后開始緩慢上漲,到今年3.30之后進入快車道,在6月成交達到一個高潮,9月房價登頂。
事實上,在7、8、9三個月時間里,深圳樓市的成交一直在下滑。進入9、10月,價格開始松動。新房市場出現開發商降價促銷,二手房市場則主動下調報價。深圳中原的抽樣結果顯示,坂田、南山、龍華、蛇口等上半年瘋漲的區域房價已出現下跌。
一二手同步降溫
據深圳規土委數據,9月全市新建住宅成交均價達36191元/平方米,環比僅微漲0.1%;另據鏈家數據顯示,9月二手住宅均價為37633元/平方米,環比下降1.6%,上半年瘋漲的深圳房價,開始回調。
進入10月,深圳幾乎所有樓盤都推出了各式各樣的優惠政策。龍崗中心城一樓盤舉行“一口價房源”活動,每套總價便宜5-6萬元。佳華領匯廣場推出“2萬抵5萬”、國慶成交可享兩個九九折、送2萬元購物卡,聯美新天地則有“3萬抵8萬”,恒大帝景開盤當日推出額外92折……
布吉和龍崗片區的兩個樓盤推出了罕見的“一成首付”促銷手段。即首付款可分三年付清,一開始只需支付首付款的33%,剩余首期房款由開發商墊付,此后三年客戶按比例付清剩余首付款,而開發商不收取利息。這種手段,只會發生在樓市下跌期。
中原統計顯示,深圳新房市場成交價格已經連續三周走低,最近一周新房成交均價近3.15萬/平方米,較上周下降了6.4%。
“深圳樓市確實在降了。”多位深圳房地產業內人士表示,其實今年市場熱度的頂峰出現在6月份,從那之后尤其是股市跳水之后就一直在盤整,在價格下落之前,成交量已經連續三個月大幅下滑。
二手房也已降溫。9月份,在中原監控取樣的38個區域中,已經出現了降價。民治板塊以降幅2.5%領跌,大小梅沙以2.3%、坂田1.2%的跌幅緊隨其后,寶安中心區、寶安西鄉兩區房價也出現微跌。深圳多家中介統計數據顯示,小戶型成交降溫,投資客持續離場。
從10月至今的二手成交情況來看,縮量較為顯著,10月初至今二手成交周均僅1432套,較黃金周之前大幅滑落;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為3.7萬元/平方米,環比下降約15%。不過,此成交價格受到了成交結構的影響,周數據的價格波動較大,參考價值有限。
整體來看,中原認為,由于當前信貸仍然緊張,人民幣貶值預期加劇,第四季度深圳房價的走勢將面臨較大壓力。
供應放大后的壓力
影響房價的最大因素是供應,深圳亦不例外。
世聯行數據顯示,截至
從9月開始,深圳市加大了住宅供應。據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統計,9月入市的項目為17個,約53.
深圳中原指出,推售的上升也充分驗證了,在失色的金九銀十后半段,開發商將逐漸接受市場熱度下降的事實,而增加推售。有些開發商還使用了金融工具來減少客戶的首付壓力,增大購房杠桿。在推售上行和市場熱度減退的雙向反饋下,四季度的價格也會承壓。
中原繼續表示,深圳房地產銷售額2015年以來的反彈趨勢已明顯走平。前9個月,商品房銷售面積較前8個月僅微幅增長,而銷售額增長停滯。算來單價已下跌。
深圳業內人士包括部分開發商和中介人士、投資客均判斷,年底前深圳房價將有5%-15%的下跌。
深圳是否可作為中國樓市的風向標?縱觀中國樓市最近三次調整,分別是2008年初-2009年上半年,持續約一年半,全國總成交下降約兩成;2011年下半年-2013年初,持續約一年半;2014年初-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中原認為,從銷售數據的表現、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加速下滑的情況可以推導出,地產市場轉淡并不是深圳特有的現象,而是全國性的。
房地產業面臨的壓力在逐漸加重,隨著債市泡沫的進行,目前大型房企融資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沒有發債資質的中小開發商仍然需要依賴民間借貸和私募資金,相對更加難以得到的銀行貸款(廉價資金)限制了地產業整體融資成本下降。再加上人民幣貶值也導致外債成本增高,今后兩年房企的融資壓力很大。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