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也要跑路?稱賺的錢近50%要用來交稅不賣房了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告訴中房報記者:“2015年年末之前,SOHO中國計劃將SOHO 3Q中心的數量增加至11個,屆時座位數量將達到約11000個。此外,我們也計劃在未來數年將SOHO 3Q業務向北京和上海以外的區域拓展,并且堅持把定價權交給市場。我們相信,SOHO 3Q將成為公司主要的增長驅動力之一。”
記者:你對于現在中國商業地產的發展前景有何預判?又將如何應對?
潘石屹:我們一般說的商業地產包括兩部分,一是商業零售的房地產,二是辦公樓。我認為目前這兩塊都不是特別樂觀。
從商業零售租賃的狀況來看,每平方米的回報率都不是特別理想,這個苗頭差不多在四五年前就表現出來了。以我們北京光華路SOHO 2為例,原先下面有
從辦公樓的情況來看,北京和上海出租的情況還是不錯的,相比而言,北京租得更好。望京SOHO最早的租金是
記者:你曾表示SOHO 3Q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還是不賺錢,如何看待這種矛盾?
潘石屹:我們最早是在北京的望京開了一個3Q,在上海的新天地旁邊的復興路開了一個3Q,都是600多個座位。發現北京接受得非常快,所以我們把望京SOHO第一期的3Q做完之后,緊接著就做第二期。上海的市場反應比較慢一點,但市場潛在的需求量還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就在幾百個座位實驗成功之后,開始在上海也大規模地建3Q。到現在為止,東海廣場的3Q剛剛交付使用,情況非常好,其中一個最大的租戶是Uber,他們把所有的辦公都搬到了東海廣場。到今年11月底我們SOHO中國能夠建成的3Q將會達到11000個座位。
記者:不同城市與區域之間3Q產品定位有何不同?3Q的定價策略是怎樣的?
潘石屹:北京和上海的定位明顯不同,北京基本上是互聯網企業,而上海是時尚、創新、服裝等企業,做果汁、做褲衩的,什么都有。我們之所以敢拿這么大的面積大規模地做3Q,就是因為其潛在客戶不限于互聯網創業企業,SOHO 3Q的靈活性能夠滿足市場的各種需求。
至于價格,我們隨行就市,國慶節后,大量的定價就不由我們來定了,都是無底價的拍賣,今天退出來的房子明天就放到互聯網上去,誰出的價格高就給誰,沒人出價,這一個月兩個月這個房子拿1塊錢就可以租走。我們希望通過價格競拍,真正把客戶訂房子的效率提起來,把單位的效率提起來。等我們這個系統全面成熟了以后,SOHO 3Q的租金水平就將由市場決定,我希望它的出租率永遠保持100%。
記者:業界有很多聲音質疑SOHO中國的轉型,你覺得到現在為止轉型算成功嗎?
潘石屹:SOHO中國在香港宣布完轉型之后,當時的股票價格就跌了8%,資本市場和投資者都非常擔心,認為我們沒有大量的現金回籠,認為我們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支撐在北京和上海最繁華地段持有的170萬平方米的辦公物業。
但事實上,在宣布轉型之前的兩個月時間我們每天都在算賬。根據當時我們的預計,如果到了2015年這個最低的點,只要我們的現金流不斷,那SOHO中國的轉型就算成功了。SOHO中國上個月公布了半年報,我們的凈負債率只有25%,是所有上市房地產公司里面負債率第二低。要持有170萬平方米上海和北京最繁華地段的物業,我們凈負債率才只有25%,而現在我們的賬面上還有接近100億元的現金,從這兩個財務數字來說,我認為SOHO中國的轉型是成功了。
回過頭來看,我們非常慶幸的是三年前我們做了轉型的決定,選擇持有物業而不是銷售。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把外灘出售出去我相信一定會賣得很好,但是賺的錢里有將近50%要用來交稅,而最后賺到錢我們卻再也買不到像外灘SOHO這樣優質的地塊。所以從我們持有的這些物業來看,SOHO中國的轉型也是成功的。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