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行業與宏觀經濟雙低迷 5月新建房率繼續下滑
房地產行業與宏觀經濟雙低迷 5月新建房率繼續下滑
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針對住宅與商業地產開發項目的投資同比增長5.1%。這是自2009年初以來的最低增速。開發商的土地收購活動銳減,上個月的收購面積縮小31%,總價下降25.8%。以建筑面積來看,新房開工量減少16%。
摩根大通駐香港的首席中國經濟師朱海斌表示,“房地產開發商正在加速減少房屋存量,而不是開啟新的項目。”
“影響也是雙重的,”朱海斌說。“交易量反彈、房價企穩的現象說明,與樓市有關的金融風險有所緩解,但疲軟的房地產投資表明,對經濟增長的拖累仍在繼續。”
中國經濟去年的增速降至2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而房地產市場對中國經濟有著巨大影響。根據一些經濟學家的估算,房地產及相關產業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中占比逾20%。房地產行業直接影響包括建筑公司、鋼鐵廠、水泥廠、銀行和房地產經紀公司在內的眾多領域。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中國的房價和房屋銷售量企穩。在央行最近采取降低利率并允許銀行投放更多貸款的舉措后,房地產市場似乎有了起色。決策部門近幾個月來還解除了針對房貸及購買二套房的幾項限制。中國在幾年前推出了這些限制政策,以防止市場過熱。
上周,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上調了對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展望,預計中國的房屋銷售額在未來12個月中會出現5%的適度增長。相比之下,2014年的房產銷售額下降了7.8%。
對于開發商和發放抵押貸款的銀行來說,這是個好消息。不過,它并不意味著新的建設項目會接踵而至。中國的待售房屋大大過剩——大多在大城市以外的地方——地產商也握有大量未開發土地。這意味著,房價上升提振宏觀經濟的可能性不大。
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發布的一篇文章顯示,在中國開發程度最低的城市,即所謂的三四線城市,市場上的待售房屋存量相當于將近三年的銷售量。
“總體來看,鑒于增速放緩的前景,開發商在購買土地的問題上越來越謹慎,”信用評級機構穆迪的副總裁王智健(Simon Wong)說。“大多數接受評級的開發商擁有大約三到五年的土地存量,這個量相當大。”
房地產行業的低迷產生的影響,可以在各個經濟部門中感受到。周二,中國央行的經濟學家把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從7.1%下調至7%,并稱房地產市場的拖累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因素。
周一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的進口額還在下滑,5月的數據同比下降18.1%。官方將原因歸咎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低,但是從體量來看,中國對鐵礦石和銅等關鍵原材料的進口也開始下跌。這表明,隨著建筑活動減少,對鋼梁和銅線等商品的需求量也在降低,使得國內需求不振。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開發商不得不爭相尋找能盈利的新業務。
總部設在華南城市廣州的恒大地產集團負債嚴重,它近期開拓了不少新的業務領域,其中包括瓶裝礦泉水、谷物、食用油和美容整形醫院。開發商場項目的大連萬達集團去年宣布將進軍電子商務領域。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