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4G價格戰
3G時代,價格戰讓設備商們嘗到了甜頭,同時也累積著風險。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以中興為例,去年上半年“以價格換市場”的戰略并沒有帶來直接利好,相反中興在2011年底開始出現利潤下滑。
隨著4G牌照發放的緋聞四起,電信運營商的新一輪設備采購高潮預期將至,無論行業老大或落跑在后的設備商都希望抓住"彎道超車"的機會。
如今,4G牌照尚未發布,價格戰已然響起。在不久前結束的中移動相關TD-LTE設備招標中,市場人士稱,參與者們采用了是低于成本的報價來參與競爭。
在業績下滑如此嚴重,利潤率非常低下的情況下,居然還在大規模使用低于成本價在參與市場競爭,這是一種毀滅型的市場手段。
可以理解,價格勢必成為設備商嘗試帶動其產品需求的武器,某種程度上,他可以緩解運營商對于中國政府有關部門推出4G標準動作遲緩的擔憂。
不過,未來這種手法一旦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特別是進入TD-LTE,將對行業造成極大的危害。迄今為止,壓低出貨價格獲得市場機會的誘惑已經超過了由此帶來的各種風險。
3G時代,中移動的每一次招標都有設備商“跳水”,在招標過程中,為了競爭對手比拼,設備商報價跌破成本價被稱為跳水——有些通過跳水拿到大的招標份額意義非凡。中興、華為、大唐都出現這樣的跳水現象。尤其在諾西、愛立信等國外設備提供商也進入招標范圍的時候,情況會變得更為復雜。
隨著中國移動急于上馬TD-LTE,有關4G招標的舉動對設備商而言,又將是新一輪的明爭暗斗。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日前透露,隨著4G網絡和智能手機的普及,4G將成為其業務增長點。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中移動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促使TD-LTE智能手機逐步商用并規模發展。按照計劃,中國移動今年將在上海、南京等10個城市建設超過2萬個TD-LTE基站,到2013年使TD-LTE基站規模超過20萬個,到2014年聯合GTI運營商推動全球TD-LTE基站超過50萬個。
設備商沒有理由不把這個機遇發揮到極致。但3G網絡所消耗的大量資金能否在4G到來之前看到回報,這是一個問題。業內人士認為,為了獲得大型運營商的青睞,從他們手中獲得訂單,設備商必須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條件,包括免費更換舊網,壓低產品價格,甚至提供融資服務。
如果4G采購成為一場不折不扣的價格戰,那么可以說這對于這個行業是破壞性的。因運營商減少支出、以及移動設備供應商之間的價格戰,無線電信設備市場出現了縮水。未來兩三年,設備商們將很難保持收入和利潤的雙增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