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之千里 我國三聚氰胺標準何時與國際接軌?
據前瞻網記者獲悉,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近日設定了關于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新標準,規定每公斤液態牛奶中三聚氰胺的限量為0.15毫克。而中國衛生部等五部委發布的標準是,嬰兒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為1毫克/kg,其他食品的限量為2.5毫克/kg,超聯合國標準16倍之多。
我國嬰兒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與聯合國標準確實有很大差距。三鹿奶粉事件爆發后,公眾一聽說食品中含有三聚氰胺,無不驚慌失措。事實上,只要不超標,三聚氰胺并非想象中那么可怕,但關鍵是如何做到不超標?
我國的三聚氰胺含量標準超聯合國標準高達16倍,這不容小覷。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說,三聚氰胺含量新標準將有助于各國政府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和健康。為了國人權益和健康,我們是不是應該及時與聯合國新標準接軌?
此前,一說起歐美發達國家的乳品標準,總說人家是發達國家,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趕上發達國家的乳品標準太有難度。而如今,聯合國推出的三聚氰胺含量新標準,不只是面向發達國家,而是面向全世界,我們作為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員,沒有理由再拿國情說事兒了。
與聯合國新標準接軌,也是重塑我國乳品形象的需要。前不久,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岡聲稱“國產乳粉質量系歷史最好”,消息一出,譏諷如潮,哪怕宋昆岡“自己的孫子,喝的就是國產奶”,也沒有打消消費者疑慮。即便他的孫子真的是喝國產奶,即便國產奶質量確實歷史最好,但如果標準過低,消費者自然不買賬。如果國產乳品標準與發達國家標準的差距越來越小,再不濟也能達到聯合國制定的新標準,消費者自然會逐漸打消不安。
不獨三聚氰胺含量,在其他乳品標準上,我國乳品質量也都有較大的更新空間。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前年4月,公眾千呼萬喚的乳業新國標正式頒布,但年近八旬的國家乳制品訂標組原副組長曾壽瀛,怒稱“這簡直是一夜退回25年前”:乳蛋白含量從1986年的2.95%,降到了2.8%,菌落總數則從2003年的每毫升50萬下調至200萬,均為歷史新低。曾壽瀛感慨,“現在的中國原奶質量,可以說是全世界最低了。”
很顯然,標準降低了,即便再嚴格地依照該標準生產奶粉,又能如何?面對質疑,相關部門及專家卻稱:這樣有利于加強監管,避免因為達不到2.95%而出現奶農倒奶的情況。難道標準越低倒越利于監管了?民眾的身心健康又由誰來保障?
經過新一輪漲價,目前國內市場不少洋奶粉的售價已逼近300元大關,個別品牌甚至突破了400元。洋奶粉同一品牌同一款產品的售價國內國外懸殊,有的在中國的售價竟是歐美等地區的三四倍,成為當之無愧的“全球最貴”。如果國產奶質量過硬,洋奶粉敢如此囂張嗎?盡管洋奶粉坐地起價,國內消費者仍然趨之若鶩,實在是國內乳業的悲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