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大蛋糕即將派發 LED市場激烈爭奪
出局
補貼政策雖好,但與中小企業無緣,它們出局的腳步已近。
佛山照明一位人士說,目前全國的八千家LED生產商,90%以上都是小型企業,無任何核心技術,產品也是拼湊的,有的無非是為了騙取地方政府補貼而存在的,目前從上游到下游,產能已經出現嚴重過剩。“第一批倒閉的自然是那些沒有政府背景的小企業。”
該人士表示第二批倒下的將是雖有地方政府支持但卻沒有任何核心技術的企業,他認為,地方政府雖然能給這些企業在資金、土地上支持,甚至愿意以政府采購的形式買單,但終究實力決定一切,在激烈的競爭中,倒閉還是在所難免。“據我了解,很多企業雖有政府作為靠山,但產品庫存嚴重根本賣不動,資金鏈早已到了斷裂的邊緣。”
去年,廣東省曾披露的專項監督抽查結果在LED產業引起軒然大波,超過一半的LED路燈及LED路燈用光源控制器產品質量不合格。據一位上海照明企業人士分析,這有兩個原因,一是為了降低成本,大量采用劣質芯片生產出來的,二是被采購方多是當地的一些企業,即便質量很差,但政府為了照顧本地產業,還是照單全收。
上述人士認為,地方政府的保護主義只能使這些企業獲得短暫殘喘,加深政府財務黑洞。“我曾調研過一些本土照明企業,他們每年的研發費用,過億元的很少,大多寥寥無幾,有的甚至是零,這樣你怎么和飛利浦、歐司朗等這樣的國際巨頭搶市場?”
飛利浦每年在LED燈研發上的投入有數億美元之巨。其中研發的一個LED項目獲得了美國能源部“L Prize”競賽獎,還受到了1000萬美元的獎勵,但此項目飛利浦動用了120位工程師,歷時數月,因此這筆獎金與研發成本相比,仍顯微不足道。而在這種國際大賽上,卻一直難覓國內廠商蹤影。
一位廣東大型LED生產商表示,目前的過剩只是相對的,因為本土產品質量好的還是供不應求,質量差的又太多,“這肯定要經過一輪洗牌,大量中小企業被淘汰出局,而未來幾年市場的主流將是飛利浦等這樣的外資巨頭和國內大型LED上市公司。”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