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業利潤驟降96.7% 鋼企重負難當
由于產量增加,需求不振,我國鋼鐵業再度面臨利潤盈虧的平衡點,鋼材庫存也居高不下。
“今年以來,受國際經濟復蘇緩慢和我國經濟增速回落的影響,鋼鐵行業繼續呈現市場需求不旺、鋼價地位波動、原料材料價格居高不下和經濟效益下滑的運行態勢。”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表示,雖然鋼鐵企業采取各種措施降本增效,但面臨的經營形勢仍很嚴峻。
16日,張長富在江蘇張家港舉行“第四屆中國鋼鐵制造和物流研討會”上作出上述表態。
據前瞻網記者獲悉,1-4月份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1819億元,同比下降0.8%;實現納稅245億元,同比下降58.1%。其中全行業實現利潤11.5億元,同比下降331億元,降幅高達96.7%。
張長富認為,造成鋼鐵企業大面積虧損的主要原因是成本下降幅度小于價格下降幅度。如一季度,大中型鋼鐵企業鋼材價格同比下降10%以上,每噸下降500元左右,而成本僅下降3%左右,每噸下降不到200元。
此外,企業財務費用激增也讓鋼鐵企業重負難當。數據顯示,今年1-4月,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期間費用同比增長14%,其中管理費用增長5%,財務費用增長33.9%,銷售費用增長5.8%。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虧損27戶,虧損面34%,虧損企業累計虧損104億元,同比增虧101億元,增長32倍。
“當前市場對鋼鐵行業形成倒逼機制,為鋼鐵行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兼并重組和淘汰落后產能開啟了時間窗口。”參加本次會議的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駱鐵軍介紹,當前工信部對鋼鐵產業結構性調整的重點工作主要圍繞六個方面展開,即積極推進減量化用鋼、加強鐵礦石資源保障、完善生產經營規范管理、促進鋼鐵企業兼并重組、繼續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推進鋼鐵企業技術改造。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6月15日工信部正式對外公示修訂后的《鋼鐵行業生產經營規范條件》,其重點突出了技術、環保、質量等要求,“新的規范更加貼近了環保能耗指標、技術要求,這將形成淘汰落后產能的標準。”駱鐵軍介紹,工信部將分批對符合生產經營規范條件的企業進行公告。
駱鐵軍表示:“抓住當前行業進入調整期、市場壓力加大、企業經營風險增加、倒逼機制進一步強化的機遇,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進一步完善鋼企的生產管理,促使鐵礦石價格理性回歸,加速產業結構調整,營造公平合理的市場環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