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化妝品安全監管趨嚴 市場面臨洗牌
兒童化妝品
兒童化妝品市場作為一個新的市場增長熱點,近年來備受關注。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我國內地0~14歲之間的人口總數約為2.2億人,用戶基數龐大。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我國兒童化妝品市場總額約為100億元,且這一市場至少保持30%的年增速。
但是,在《兒童(含嬰幼兒)化妝品申報與審評指南》(簡稱新指南)未出臺之前,國內因缺乏兒童化妝品安全監管方面的規范制度,安全問題頻頻發生。2009年至2011年間,強生多次被媒體曝光產品含有二惡烷等致癌物質,上市前夕的青蛙王子也被指出產品兩次抽檢不合格。而這僅僅是曝光的知名產品,據兒童化妝品業內人士爆料,占據兒童化妝品大部分市場的小品牌,存在的問題會更多。
事實上,在新指南出臺之前,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嬰幼兒及兒童日化用品檢測標準。由于相關條規的缺乏,國內嬰幼兒化妝品的技術、配方都主要沿用成人化妝品的技術、配方等,新指南的發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兒童化妝品生產制造的規范化。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新指南是依據《化妝品衛生規范》、《化妝品行政許可申報受理規定》等有關規定制定而成,旨在規范兒童化妝品申報與技術的審評工作。新指南的出臺,再次使兒童化妝品的安全問題成為焦點。
從2012年4月1日起,新指南正式實施,所涉及的化妝品使用人群為年齡在12歲及以下的兒童。凡是在產品標簽(含產品說明書)的文字或包裝圖案中注明“兒童用產品”字樣的,均須按照兒童化妝品要求進行申報。其中新指南明確規定,兒童化妝品除了應最大限度地減少配方所用原料的品種外,在選擇香精、著色劑、防腐劑及表面活性劑時,還應堅持少用、不用原則。
與此同時,新指南明確提出,成人化妝品的菌落總數不能超過1000cfu/ml,而嬰幼兒兒童化妝品的菌落總數不能超過500cfu/ml。兒童化妝品所選用的原料及技術應具有一定的安全使用歷史,不鼓勵使用如基因技術、納米材料等新技術新材料。另外,為了預防過敏性危害,還規定兒童產品配方不宜使用諸如美白、祛斑、去痘、脫毛、止汗、除臭、育發、染發、健美、美乳等功效的成分。
針對新指南出臺,業界也有人認為,新指南的規定概念比較模糊,對兒童化妝品中的重金屬等化學物質,沒有明確的規定。目前市場上的兒童化妝品成分復雜,比如一款兒童防曬霜,其成分除了水、甘油、橄欖果油等基礎配方外,還有苯氧乙醇、卡波姆、DMDM乙內酰脲等多達30種。而有的兒童化妝品內還含有激素,這樣會導致孩子性早熟。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