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醬油門”拷問中國鹽業壟斷
誰最該為“用工業鹽生產醬油”負責?
很多人都想不到,因為使用工業鹽鹽生產醬油而“出名”的高明市威極調味食品有限公司跟海天(高明)調味食品有限公司隔得這么近——步行25分鐘便可到達對方。
5月23日,廣東省“三打兩建”辦公室第二督查組公布,“佛山某大型調味品企業用工業鹽水勾兌醬油。”消息甫出,公眾普遍懷疑,該企業系當地龍頭企業海天公司。
迫于壓力,一天之后,佛山市高明區政府公布被查企業為佛山市威極公司,并非海天公司。
目前,并無直接證據證明威極公司與海天醬油有關聯。
但此事持續發酵,引發公眾對醬油安全的關注。實際上,在調味品行業以工業鹽水勾兌醬油較為普遍。相關專家表示,符合標準的工業鹽與食鹽并無本質差別,區別僅在于精細度與是否加碘。在鹽業壟斷下,企業轉向私鹽和工業鹽,亦為對抗食鹽高成本的無奈之舉。
工業鹽,還是私鹽?
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是制造業密集之地,僅生產醬油的調味品企業就集結了海天、李錦記等知名企業。在高明區楊和鎮人和工業園區內的林立廠房中,威極公司是最小的那只麻雀。
按廣東省“三打”辦通報,涉案的3噸非食用鹽是從南海區小塘購入。
威極公司負責人陳裕華亦對媒體稱,在小塘,看到有人用小貨車拉著這些鹽到其廠門口兜售,“說是可以送貨上門,看到有利可圖,就買了一批。”這等于承認,其用鹽并非來自鹽業公司專營的“官鹽”,而系個體制售的“私鹽”。但在官方通報中,稱其使用的名稱是工業鹽。
陳裕華還稱,起初他也擔心用這樣的鹽生產出的醬油無法保證安全。于是,在首次試驗勾兌醬油后,他便將樣品送去佛山市質監局進行檢驗。沒想到檢測的結果竟然是“合格”,這讓他以為“這樣制造醬油沒問題”。
對此,佛山市高明區質監局局長任偉青表示,這應是在對這批工業鹽水制成的“草菇老抽”進行抽樣檢測時,其必要的監控指標都未超出國家安全標準的范圍。任偉青解釋,因為食品安全法對食品包含的物質,如重金屬等都有一套檢驗標準,只要檢測到的含量不超標就可視為合格,“可能工業鹽水只占了醬油原料的一部分,相關指標沒有超出”。不過他強調,使用非食用產品作為原料,便已構成違法,不管產品是否合格。
成本考量
人工、大豆、食鹽價格大漲
成本高企,讓尋求私鹽、“工業鹽”,成為釀造企業的“無奈之舉”。
威極公司的門柱上清晰地貼著招聘廣告。
民工荒的到來,讓威極公司一線生產工人的工資提高到了每月2200元至2500元,而這在整個人和工業園區中已經是最低的工資水平,該工業園的工人工資事實上已突破每月5500元。這與2011年的平均工資1500元至2000元無法同日而語。
在緊鄰的滄江工業園中,海天醬油的一線工人的工資,今年已達到每月2500元至8300元。
除了人力資源成本,生產必需的農產品原材料成本也大幅增加。大豆批發價格已由2009年的3300元/噸,飆升到今年的5700元/噸。
而這個價格,還將在未來的幾個月中,因為南美大豆干旱減產,以及中國對飲料及植物油的需求上升等原因而繼續攀升。國際谷物理事會(IGC)仍預測中國今年大豆進口將達到5550萬噸,比上年提高6%。
食鹽的價格也在上漲。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08年初食鹽價格為2500元/噸左右,目前,食鹽終端價格已達3280元/噸。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