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物流業遇到的大“麻煩”
國內航空物流業正面臨巨大的困境。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日前中國國有航空企業與三家韓國公司合資成立的航空物流公司已進入清算程序,德國漢莎貨運航空公司也決定從與中國合資成立的公司撤出。毫無疑問,歐洲經濟混亂導致中國對歐貿易低迷,航空物流客戶被低價格的海運吸收。在中國貿易環境復蘇緩慢的背景下,航空物流面臨的困境將持續一段時間,重新洗牌的可能性增大。
進入清算程序的是銀河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旗下的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與大韓航空、新韓投資和韓亞投資等3家韓國公司于2007年成立的。該公司以天津為起點,負責歐洲等路線的航運。
該公司僅有一架大型貨運專機,由于缺乏規模優勢,經營業績持續惡化。去年的營業額為3.8億元人民幣,比前一年減少25.5%,凈虧損3.4億元。該公司尋找轉讓對象未果,只好放棄了經營重建。
德國漢莎貨運航空公司也決定從與中國深圳航空公司成立的翡翠國際貨運航空公司撤出,現在正與深圳當地企業圍繞所持25%股份的出售進行談判。翡翠國際貨運航空公司擁有6架貨運專機,負責飛往荷蘭、意大利等歐洲各國及印度和中東的路線。
航空物流業陷入困境的背景在于,中國最大的貿易對象歐洲因債務危機面臨混亂。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對歐貿易額同比增長0.3%,其中出口額同比減少2%。
一家大型海運公司負責人說,不可忽視的一點是,“轉而選擇價格較低航運的客戶增加了”。由于世界經濟復蘇緩慢,企業為削減成本而對運費較高的航空貨物運輸敬而遠之。
同樣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國際航空貨運量(除香港、澳門和臺灣路線)自去年5月幾乎每月都呈現同比減少趨勢。據調查,中國一定規模以上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保持了正增長。
不少人指出,今年的貿易環境不容樂觀。航空物流業的困境可能進一步加劇。另外,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等大型客運公司正加強貨運業務,預計未來國內航空公司之間的競爭將趨于白熱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