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產業加快兼并重組 煤老板將謝幕
近年來,山西為加快轉型,加快推進煤炭產業轉型,不僅山西,內蒙、河南等省也紛紛推進煤炭兼并重組。煤老板將講講退出舞臺。
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5月31日的一席話,或將活躍數年的一個群體推進歷史煙云。他說:“山西煤老板是歷史現象,隨著時代發展將淡出歷史舞臺。”
煤老板是一個時代產物。上世紀80年代,在“有水快流”口號下,民營資本大規模進入山西煤炭領域。伴隨煤炭市場繁榮,誕生一個特殊群體——煤老板。他們當中,有山西人,也有外省投資者。
當前,在山西以及全國經濟轉型、結構調整大背景下,“煤老板”的謝幕時刻正在逼近。他們的告別演出,預示著一個行業發展模式的終止,下一個產業發展模式的來臨。
煤炭始終是山西的主導產業。山西轉型首先是煤炭產業的轉型,甚至可以說是“民企煤老板”向“國企煤老板”的轉變。而在這輪行業變革中,煤炭資源不過是從多個“口袋”轉移到少數人更大的“口袋”。
始于2008年的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兼并重組,是山西轉型的開始。據前瞻網了解,經此一役,山西礦井數由2598座壓減到1053座,辦礦企業主體由2200多家減少到130家。
山西煤炭兼并重組的目標是,到2015年山西煤炭產量控制在10億噸以內,大型煤炭企業集團產量占到全省的80%以上。山西煤炭資源不斷向大型國有企業集中,山西五大煤炭集團、中煤、煤炭運銷、煤炭進出口集團成為資源的占有者。
不僅山西,內蒙古、河南、陜西等重點產煤省區也紛紛推進煤炭兼并重組。河南重組方案提出,“重組后骨干企業控制的資源總量占全省總量的85%、產量占到75%以上”。
有電力行業人士疑慮稱,“煤炭兼并重組后,容易形成區域壟斷。地方政府對煤炭價格和產量話語權提高,不利于煤炭上下游市場化發展。”
的確,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特別在煤炭供需緊張時,煤炭企業占據市場上風,掌握資源流向。2010年、2011年山西本地曾在煤炭重組后出現“電荒”。
山西電力行業協會人士說,除電價機制不完善外,兼并重組打破山西本地煤炭供需平衡。“重組之前,當地電廠由小煤礦供應,大煤礦煤炭多數外運。重組后,本地電廠無煤可供出現斷炊。”
當下,煤炭供需較為寬松,港口、電廠煤炭庫存較高,煤價下行壓力大。有地方煤炭行業協會建議本地煤炭企業控制煤炭產量,穩定煤炭價格,防止煤炭市場出現大幅波動。
煤炭產地、煤炭企業希望更多地掌握價格話語權,煤炭產業政策恰好迎合了這一點。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到2015年,全國將形成10個億噸級、10個5000萬噸級大型煤炭企業,煤炭產量占全國的60%以上。
不過,中國煤炭工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佑國則認為,煤炭產業集中度提高以后,對與煤炭工業相關的部分壟斷行業和壟斷企業形成制衡,反而有利于打破壟斷。
山西社科院副院長潘云認為,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對大型煤企進行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結構,誰參股誰發言,這樣可有效防止格局出現。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