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馬湛江鋼鐵項目:在錯的時間做錯的事
圖為拿到湛江鋼鐵項目批文后湛江市長的“深情一吻”
日前,發改委放行了廣東湛江的鋼鐵項目,對此,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表示,“湛江項目,絕對是一個調結構的重大項目。”
由于湛江市長對著批文的“激情一吻”,湛江鋼鐵項目在5月31日開工之時,處于熱議之中。在此之前,同處兩廣之地的武鋼防城港鋼鐵項目也已開工。在中國鋼鐵業進入微利時代、全國鋼市進入“寒冬”之際,“兩廣”項目如何承擔“調結構”重任,不僅社會在問,企業也在“自問”。
減量置換是前提
中國鋼鐵業的環境已發生根本逆轉:產能嚴重過剩、產業結構不合理、全行業進入微利甚至階段性虧損的時期。在此背景下,為何還要投巨資上“兩廣項目”?這是熱議中的主要“一問”。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發改委在核準“兩廣”項目時,強調一點:兩大項目“都將在壓縮當地產能的基礎上實施”。換句話說,就是以淘汰落后、減量置換為前提,絕不新增產能。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由寶鋼具體實施的廣東湛江鋼鐵項目建設規模為年產鐵920萬噸、鋼1000萬噸、鋼材938萬噸,總投資為696.8億元,將在廣東累計壓縮粗鋼產能1614萬噸的基礎上實施。
廣西防城港項目建設規模為年產鐵850萬噸、鋼920萬噸、鋼材860萬噸,總投資為639.9億元,將在廣西和武鋼累計壓縮粗鋼產能1070萬噸的基礎上實施。
據寶鋼人士透露,到目前為止,廣東省已先后淘汰了廣鋼白鶴洞基地350萬噸產能和珠鋼200萬噸產能,“十一五”期間累計淘汰落后煉鋼能力1164.7萬噸。相關的淘汰計劃還將進一步實施。
此次,“兩廣”項目不僅直接設置了產能置換的前提條件,而且還將探索新的市場化的“淘汰落后法”,以“先進產能”的有序布局,來擠壓產能過剩地區的產能無序擴張空間,解決中國鋼鐵業“北重南輕”的偏頗布局。
“北方有的地區既缺水、用鋼產業支撐力又不足,卻集聚了過多的鋼鐵產能,只能北鋼南運,增加了物流成本與壓力。現在直接在南方布局,用市場競爭擠壓落后產能,這就是倒逼式淘汰。”業內專家汪建華說。
上馬時機不佳
雖然剛剛正式“落子”,但湛江和防城港兩大鋼鐵項目,在業內并不陌生。“大家議論、期盼了這么多年。”一位鋼鐵業的老同志說。
相關業內人士說,這兩大鋼鐵項目早已進入前期準備階段,相關準備工作已就緒。兩大項目也都列入國家鋼鐵工業的“十二五”規劃,勢在必行。但在推進過程中,可謂“曲曲折折”。
就在項目獲批的同時,中國鋼鐵業進入了10多年來罕見的市場“嚴冬”中。今年一季度,鋼鐵業更是出現了新世紀以來首次全行業虧損。在這種市場背景下,有人對項目上馬的時機有所擔憂。
中鋼協常務副秘書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在一篇分析文章中說,在當前的市場環境和金融環境下,投資建設大型鋼鐵基地項目,對于鋼鐵企業來說確實面臨一定的挑戰和困難。
寶鋼人士:嚴控投資
多位鋼鐵業權威專家認為,中國鋼鐵業不可避免地進入了調結構的“陣痛期”,行業微利不是一個短期的狀態,全行業都需要適應這一過程。其中,打破同質化惡性競爭是關鍵。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