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市場將迎來井噴式發展
移動支付,樂享生活
目前,“移動支付”已經在日本得到了大規模的推廣。現在日本人不管走到哪兒,買東西既不需帶現金,也不用刷卡,只需“刷”一下手機。
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副院長鈕剛表示,隨著電子商務及O2O(Online To Offline,即將線下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的商業模式)等商業模式的發展,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很多應用都會與移動支付相結合,交易量會很大,特別是在連鎖行業。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大電子商務巨頭與其第三方支付平臺都在移動支付上各有奇招,如支付寶的“快捷支付”以及二維碼支付,上海快錢的“快刷”業務等。不過,影響市場的最主流的因素還是運營商以及銀聯的態度。
2011年末,擁有9億用戶的三大運營商終于入選第三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榜單,其旗下的支付公司都獲得了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兩項業務許可。而且聯通與電信旗下沃易付和翼支付還憑借固網業務優勢獲得了固定電話支付許可,中移動與中國銀聯的合資公司聯動優勢則擁有互聯網支付和移動電話支付兩項許可。
鈕剛坦言,電信更遵循合作伙伴的模式,“先鋪市場,再談標準統一的問題。”各地運營商都做出類似的方案,根據各地資源、政府推動,允許多種模式并存。
中國移動研究院副主任郭漫雪也表示,中國移動在支付領域確實對多種技術模式下的應用都進行了試驗和探討,包括與浦發銀行合作的手機錢包聯名卡,異形IC卡,下一步還將推出基于NFC的電子金融消費卡。但不管技術怎么樣,成功的關鍵在于是否受市場歡迎。
中國銀聯技術管理部總經理徐燕軍則表示,移動電子商務商業模式的新變化要求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據介紹,去年6月中國銀聯發布了移動支付企業版標準,支持運營商、銀聯等各參與方為主體的各種方案。
市場規模翻倍將達120億元
分析指出,移動支付在銀聯和運營商的推動下,以城市商用為主,在逐步擴大。目前公交刷卡和大型園區已成為移動支付應用試點較多的兩個領域,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就實現了手機門票、公交卡和小額購物等手機應用。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發改委、工信部、衛生部以及交通部等國家主管部門正在大力推進IC卡的應用,這對移動支付終端、支付體系以及金融服務自助設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最新發布的《電子信息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金融電子也成為“重點應用電子產品”之一,規劃指出要重點支持金融IC卡、移動支付終端、稅控收款機、自動存/取款機、金融自助服務設備等產品開發和規模化應用,提升金融信息化水平,保障金融安全。
據預測,用戶粘性的提升和更多近距離支付業務的發展將使移動支付市場收入規模快速提升。移動支付有望在2012年迎來高速增長,今年增速有望達到最近3年的峰值,高達134.4%,市場規模超過120億元;2013年則有望突破200億元,達到235.1億元。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在潛在的市場空間、明確的投資意愿和政策利好的共同作用下,產業鏈將直接受益于移動支付的井噴式發展。未來兩年移動支付行業將是:基礎設施/服務投資火爆,應用平臺初具規模,增值服務不斷創新,綜合平臺初見端倪。
如今,產業鏈上各公司中,第三方支付公司在積極探索新型支付形態和市場;設備廠商方面,有的積極備貨,鞏固細分市場領軍地位,有的積極部署移動支付新產品并已經在進行相關認證中,培育新的業績增長點;有的則瞄準國際標準,并已經為之準備多年,這里面有一些是公認優秀的企業,具備較大投資價值。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