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業暴利時代終結 產能過剩對全行業是好事
問:為何這波搶裝組件價格沒能出現明顯上揚?
蘇維利:為什么企業不賺錢?因為投資者不讓路。現在組件價格是降的,投資者的投資成本是下降的,但是為了維持原有利潤率,他們把壓力繼續向組件企業這邊推,壓價格。
投資者是最靈活的,有錢可以投電站,也可以投地產。大家對投資有標準。在德國的要求就是年化收益率至少要在7%。補貼削減,運營商就向組件商施壓。
尚德巨虧在供應鏈上
問:去年光伏行業陷入了全行業虧損,這對產業的發展會有怎樣的影響?
蘇維利:光伏行業現在的狀態,對投資者來說其實是喜訊。但中國的角度常常是集中在制造業,沒有看到全行業。
前幾年,很多投資者是吃了虧的。比如向組件企業下了訂單,但是遲遲不到。投資收益率是按照時間來算的,我買了,你供應不了,到時候補貼下降,這個損失怎么算?這樣的投資失敗案例,在歐洲比比皆是。現在情況是正相反,投資者很放心,供應鏈安全,完全可以算出來到底能夠賺多少。由于供大于求,于是總是可以拿到貨的,而且價格是越來越低。于是投資者更加敢于去投資電站。
事實上,光伏業產能擴展后的相對過剩,對行業是好事情。而對制造業而言,可能心理上受到了打擊。有幾個問題他們必須面對。第一就是光伏的暴利時代結束了,這也意味著資本市場的故事結束了。很多加入到中國光伏產業中的人與資本是投機的,不少就是想講個故事,然后上市發財。當暴利期結束,資本夢破滅。于是很多人坐不住,他們不是想扎扎實實做產業的,是來投機的。于是大家驚慌萬分,很多玩資本的就不明白了。作為制造業,就要適應微利時代。
第二,就是要明白現在不再是幾個人,投資一個廠就能賺錢。在光伏產業發展的早期,似乎有一個無限大的概念,什么人,只要進來就能賺錢,生產多少就能賣多少。
前幾年,光伏業的快速成長,慣壞了這些企業。以2011年的報表為例,尚德、英利巨虧,主要虧在供應鏈上,投資硅料廠也罷,鎖定硅料長單也罷,虧在了這方面。這是由于他們沒有精算,管理不到位。企業應該做好自身定位,到底應該做哪些環節,怎么去做。很多企業現在都去做下游,我想說還是定位要準。不是說做制造業就活不了的問題,而是誰能活的問題。現在的制造業只是陣痛,過后將有一個更加正常的市場環境。
陣痛期不超一年
問:預計陣痛期會有多長?
蘇維利:陣痛不會超過一年。不能僅僅是中小企業被淘汰出局,還必須得是有行業巨頭倒下了,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才能解決。巨頭倒下,一定會有,除非這個企業無限大。無限大的含義就是,它能得到無限量的資金。現在有些光伏巨頭負債幾十億美元,負債率接近90%,有的超過100%。這樣的企業是否應該還具有融資能力?正常來說,銀行應該是不敢給它們貸款了。那就看它們手里的現金能夠供它們撐多久了。除非是有些人或者機構,無論如何,就是要給這企業錢。這已經超越正常的商業邏輯了。比如前段時間,合肥推出了很多優惠政策與三年無息貸款,給了三家大型光伏企業各幾十億,讓它們在合肥建廠,擴產能。無論今后它們能否在合肥做起來,但是拿到這筆錢,對這些企業就是有用的。這些都是超越正常商業邏輯的了。
我希望目前這種市場態勢再持續一段時間,這樣才會給光伏制造業敲響警鐘,才能讓他們回歸理性,思考核心競爭力在哪。
問:是否擔心光伏再次出現熱潮?
蘇維利:我擔心會,我怕國內比如發改委又出個文,一元的上網電價結束,明年電價大幅削減到0.6元一度或者0.8元一度。事實上,我不希望看到國內出現搶裝潮,這對中國光伏產業弊大于利。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