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頁巖氣還差6000億 專家呼吁鼓勵民資進入
在南中國海域,新田目前擁有三個具有遠期勘探計劃的大合同區塊。“其實資金不是最大的問題,有了項目招標自然會有企業來買單,最大的問題是技術,現在中國還沒有一個真正投入商業開發的頁巖氣藏,對于頁巖氣資源量、儲量、產量如何預測,都沒有可以遵循的規范。 ”中石油西南油氣公司一位資深勘探人士分析。
在他看來,盡管引入了外資合作方,也要先考慮到與美國的頁巖氣開發相比,中國的難度更大、成本更高。 “中國頁巖氣藏埋深小于3000米的范圍相對較少,部分頁巖儲層埋深超過了5000米,而美國泥盆系、密西西比系頁巖埋深范圍是介于1000-3500米。 ”
上述人士解釋道,中國南方頁巖氣有利區多處于丘陵—低山地區,地表條件本身就比美國復雜得多。 “況且北美頁巖氣勘探開發的程序也與中國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的程序不同,所以需要探索適合我們自己地質情況和工藝技術的頁巖氣資源評價、儲量計算和產能預測方法。 ”
尷尬的是,目前含氣頁巖有利區帶和頁巖氣建產區的選擇和評價、頁巖氣藏描述、井位部署與井網優化等氣藏工程技術與頁巖氣開發地質理論等在國內都尚處于空白。
最該學什么?
開發投資也該有民營企業的份
而在張大偉眼中,技術同樣并非最大的瓶頸,真正可怕的還是中國的壟斷體系。 “德州Barnett頁巖氣蘊藏吸引了逾100家獨立運營商,每家都鉆探幾口井,并尋求將其出售給大公司。 ”對美國幾大頁巖氣油田進行過深入考察的他表示。
“目前美國85%的頁巖氣是由中小公司生產,中小型獨立油氣開發商在技術革新行動上更快捷,而大公司可以在長期性和財務穩定性上給予更多保證,因此,出現了中小公司取得技術和產業突破,大公司則對中小公司進行收購和兼并的現象。 ”中國華能集團華能技術經濟研究院在一份報告中寫道。
“美國頁巖氣產業的快速發展就是得益于美國天然氣價格的放松管制、天然氣開發和運輸業務的垂直分離以及發達的天然氣管網設施。結合我國國情,在天然氣的‘自然壟斷’環節——管道運輸方面,應選擇適當的時機引入強制性‘第三方’準入條款,即國家以法律法規形式強制所有管道必須面向供氣商和用戶開放,在公平費率基礎上提供‘無歧視’準入。 ”上述報告還建議。
能源專家韓曉平也表示,頁巖氣的開發主要應以中小公司為主,小公司機制靈活,面臨風險時能快速決策。 “但如果不放開上游市場引入競爭,中小公司不大可能貿然進來的。 ”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