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節能燈看中國綠色產業缺陷:亟需完善逆向配套
一邊是政府大力推廣節能燈,一邊是大量廢棄節能燈回收乏術,成為環境污染的源頭。這種局面何時能改觀?
破碎節能燈危害大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早在2010年3月,清華大學物理系八旬教授虞昊就曾因2億節能燈可能產生的巨大污染上書國務院,提出一只節能燈破碎后產生5毫克的汞,而非一些所謂專家、權威宣稱的0.5毫克,由于汞的特性是容易揮發,在空氣或土壤中都會造成巨大污染。這個新聞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但卻沒能讓社會更加重視。
日前,廣東深圳提出落實國家相關政策,逐步淘汰不節能的白熾燈,而按照相關節能產品行業協會的說法,去年的目標就是在小區內推廣100萬只節能燈,去年底在羅湖區的碧波花園和福田區的一些大型住宅區,已經進行過大型推廣活動,廠家以直接進入社區的方式,向百姓出售價廉物美的節能燈。
政府和社會組織在大力推廣節能燈時,對于如何處理廢棄節能燈卻很少提及。深圳節能專家聯合會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按照目前節能燈的普及率和深圳家庭的數量測算保有量,按照節能燈壽命來做百分比,推測的數據是一年產生的廢棄節能燈達到1200萬只。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幾年前深圳也有一家企業提出聯合超市、社區回收節能燈,但后來因為缺乏資金支持,似乎也只能不了了之。目前大部分家庭的做法就是丟棄到普通垃圾堆中,這往往也導致脆弱的燈管最終以破裂收場。
幾年前,包括國家發改委在內提出參考歐美和日本等先進國家做法,逐步淘汰白熾燈,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中國是照明光源的生產大國、消費大國和出口大國,年生產白熾燈43億只,節能燈32億只,出口均占2/3,用節能燈代替白熾燈,可節電60%到80%,如果實現全部替代,可節電480億千瓦時。
有些節能燈并不節能
但真實事情卻不是“王子和公主結婚了”就結束。首先對節能燈的“單戀”讓市民缺乏判斷。今年3月份,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了《2012年節能燈比較試驗報告》,報告指出,多個品牌和型號的節能燈不合格,其中10%的燈泡可以視作不節能,而近半產品不合格。位于羅湖區的一家節能燈出口企業負責人耿先生表示,一般一只真正的節能燈售價要在20元左右,而很多市民從樓下小士多店購買的幾塊錢的形似節能燈,往往用一段時間就會發黑,而且事實上卻并不是節能燈。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環保行業研究員李斌介紹,1只普通節能燈的含汞量約5毫克,僅夠沾滿一個圓珠筆尖,但滲入地下后即可造成1800噸水受污染。由于汞的沸點低,常溫下即可蒸發,廢棄的節能燈管破碎后,瞬時可使周圍空氣中的汞濃度超標上百倍。而一旦進入人體的汞超標,就會破壞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而人體一次吸入2.5克汞蒸氣即可致死。這提醒大家,家里有小孩的千萬注意不要隨便打破節能燈。
美國立法:節能燈不能亂扔
而熟悉歐美市場的深圳節能燈生產商耿先生表示,在法國進口一只節能燈就要征收0.15歐元的稅,交給一家專業公司回收,超市門口都擺放著廣告宣傳,要求市民對節能燈無害化處理;美國很多州都有立法,節能燈不能隨便扔,有快遞公司上門回收,但消費者要付快遞費。但在我們國家,缺乏綠色產業的“逆向配套”,人們對綠色產業的認識多還停留在懵懵懂懂的狀態,讓人擔憂。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