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新成品油定價機制成“空談”
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
在強烈的市場預期下,5月9日,國內成品油價格終于迎來下調,降幅創2009年以來之最。不過,此前國家發改委計劃出現降價時機時將同步推出新成品油定價機制,此次卻未實現。
據悉,因為發改委正忙于階梯電價的如期執行,無暇在較短的時間及時將成品油定價新機制與降價同步推出。
2009年以來最大降幅
5月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通知稱,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綜合考慮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國內成品油市場供求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決定降低成品油價格。 5月10日零時正式下調成品油零售價。
按照此次發改委公布的降價方案,汽油和柴油降價幅度分別為330元/噸和310元/噸,折合汽油降0.24元/升,柴油降0.26元/升。調整后的汽、柴油供應價格分別為每噸8850元和8020元。其他成品油價格相應調整。
此輪調價之后,除北京、上海、廣州等地93#汽油仍處在8.0-8.1元/升的水平,其他地區,如西南等地超8元/升的價區基本回落至“7時代”。
近日來,國際油價“跌跌”不休。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外盤5月8日三地原油連續22日移動加權均價每桶118.917美元,三地原油變化率-4.24%。
國內油價下調是因為國際油價下調的結果,國際油價下跌是因為奧巴馬要競選連任,再加上歐洲經濟不景氣。
從歷次調價來看,每遇成品油下調,發改委動作相對迅速,不過幅度一般偏小,此次降幅達到330元/噸已是2009年以來破天荒的最高降幅。
自2009年以來,成品油零售限價下調五次,單次最大幅度僅為300元/噸(汽柴油),最小幅度為140元/噸(汽油)、160元/噸(柴油)。
不過,此次單次下調創下2009年以來最大幅度,主要為了順應市場基本面。因今年一季度成品油兩次提價總計幅度已達900元/噸(汽柴油),并導致成品油市場陷入供遠過于求的尷尬境地,成品油價位陷入全線陰跌局面,“三桶油”持續優惠促銷,地煉企業批發價更跌了400-500元/噸。
雖然發改委調價剛剛到來,但國內市場實際早已經歷一輪自我調整,此輪價格調整更多的是對成品油行業的疏導,確立更加合理的批零價差,預期調價落地后的一周市場將逐步回歸常態,成品油下調預期對市場的打壓氛圍將逐步消散。
“電改之后成品油價改”
成品油價改并沒有如業內預料般出臺,正令發改委焦頭爛額的階梯電價成了其中的重要原因。在此次調價消息滿天飛的時候,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獲悉,因為基于市場面成品油批發價和政府最高限價差距不斷擴大,降價勢在必行,此前發改委計劃出現降價時機時同步推出新成品油定價機制,但此次降價時機來得迅猛,國家發改委正忙于階梯電價的如期執行,并無暇在較短的時間及時將成品油定價新機制與降價同步推出。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消息,從6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實行階梯電價。繼各地政府陸續公布了階梯電價方案后,近日這些方案紛紛開始聽證。
在各地聽證會中,目前參加人主要是針對社會上質疑的問題提出建議,如適當提高分檔電量水平、分檔電量考慮家庭人口數量差異的影響、實行季節性電價、進一步加強對供電企業的成本約束等等。
據悉,各地區在聽證會后,將擬定聽證報告,向國家發改委提交定價方案。定價方案經省政府同意和國家發改委通過后,將向社會公布定價決定和定價理由說明,預計各地居民階梯電價暨用電同價方案將普遍能自6月份開始正式實施。
各地階梯電價方案公布后,遭到諸多質疑,為此發改委近期頻頻開會,甚至組織專家辯論。多數質疑的聲音主要是對階梯電價政策還不夠了解,這本身是一個好的政策,對居民生活影響較小,也并非變相漲價,但發改委在推出這項新政策時,勢必要面臨諸多問題。
由于階梯電價目前正在各地陸續推出,并引發社會爭議和質疑,目前發改委確實正在為如期執行階梯電價一事忙得焦頭爛額。“在此當口,發改委應該不會同時操作階梯電價和成品油價改。不過,此次下調油價發改委遵守了當初制定的調價公式,對目前下滑的經濟有一定的阻尼作用,有利于遏制CPI。
不過,當階梯電價政策順利推出后,成品油價改就真的不遠了。
二季度是價改好時機
依據現有國內外環境來看,國際油價持續下行,國內油價下跌行情不止,市場炒作因素減少,新機制恰逢適當時機,即使本輪調價新定價機制無法出臺,二季度也是較好時期。
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已超過55%。成品油價格新機制一旦推出,意味著調價周期可能要縮短,國際原油價格的漲落則會更加明顯地反映到國內成品油價格上。
目前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已有較明確的輪廓,其中比較引人注意的一項就是縮短計價周期,可能將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左右,如此一來,成品油定價將更加市場化,進一步與國際油價接軌。
近日來,國際油價持續下跌。若新機制于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之時推出,則很容易在較短的時間內,加大成品油價格上調頻度和幅度,對國內各行業發展起到一定抑制。如今年一季度成品油累計上調900元/噸,高油價直接傳導至國內各行業中,交通運輸、工程基建、漁林牧副等眾多行業受此影響,整體發展速度表現不佳,由于運輸成本上升,整體物價仍處在較高水平。
在業內分析人士看來,種種時機不成熟或許也是成品油價改未能隨降價同步推出的原因。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從政府的角度看,還是時機未到,推出成品油定價新機制尚須謹慎。伊朗問題懸而未決,國際原油價格存在大幅上漲的可能,一旦推出新機制,而國際原油價格出現大幅上漲,消費者將無法接受。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