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市場下滑之原因:高庫存、弱需求
由于旺季推遲,有色市場維持低迷態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除鋁有0.59%的微弱漲幅外,其他產品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且部分產品跌幅進一步加深,鎳跌幅高達6.69%,其他基本金屬也有超半數跌幅在1%以上,貴金屬黃金白銀更是將上月大部分漲幅跌回。
這波“倒春寒”行情讓本就疲軟的市場雪上加霜。
一個多月前,受中國將經濟目標下調至7.5%的影響,外盤市場一夜之間大幅走跌,導致國內市場剛剛抬頭的“早春”行情也迅速消逝,而國內對房地產調控政策力度不減,且銀行貸款量縮減,導致新開工面積持續減少,直接影響對部分產品如鋁的需求,從而也打壓了市場。
另外,中小型企業的資金壓力依然存在,國內冶煉企業盈利下降甚至虧損,部分企業也陷入產業鏈危機。
業內人士認為,高庫存和弱需求是導致整個市場繼續下滑的根本原因。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介紹,自去年年底以來,國內部分產品如銅、鋁、鋅庫存持續積累。以銅為例,上海保稅區庫存高達55萬噸,市場預期去庫存化過程將會持續到5月份,況且國內涉重金屬治理力度也在加大,很多相關的中下游生產企業會受到影響,需求面仍會繼續示弱。
雖然從3月份開始,國內很多下游行業如銅桿線、鋁型材等訂單有10%~30%的回增,但整體需求依然很差,下游需求疲軟的同時,上游的供應量卻沒有出現明顯的下降,短期內供大于求的局面很難改變。
通過第一季度市場表現來看,今年的旺季或許會像去年的“金九”一樣,預期中的旺季將延期,甚至不會出現。4月份市場利空因素依然居多。但油價的高企提高了冶煉企業的生產成本,也抑制了價格下滑的空間,此外,下游企業也有補貨需求。預計4月份有色市場將趨于平緩,以穩為主,但維持震蕩。
隨著今年第一季度數據的出臺,全球經濟復蘇遇挫趨勢不改,4月份各國央行密集出臺降息政策,尤其是新興國家似乎開始新一輪的刺激政策。在這種背景下,有色金屬及其背后的大宗商品市場走勢引人關注。有關機構預測,除銅以外的其他有色金屬都將在今年出現供過于求。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