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網站將加速倒閉 創新商業模式成生存關鍵
打通“高利潤環節”
通常來說,“中國制造”的海外“旅行”要經過大致6個環節:本土工廠、中國出口商、外國進口商、外國批發商、外國零售商,外國消費者。“中國制造”之所以利潤率低、只能靠廉價競爭,主要在于定價權和利潤分成主要集中在海外批發與零售環節,“加工貿易”和貼牌生產(OEM)盛行,源于本土制造商無法掌握海外銷售渠道。
跨國外貿B2C的創新之處,就在于打通了最后的“高利潤環節”——解決了跨國支付和跨國物流之后,它們可以把物美價廉的“中國制造”,直接快遞到海外消費者手里。
“我們不是超市,而是有特色的深度零售商”。郭去疾以婚紗為例,他認為,中國人高超的制造手藝,主要體現在那種小批量、靈活性強、高性價比的產品上,這要求電商要打造一個能適應多批次、小訂單、高質量的“中國制造”供應鏈。
蘭亭集勢在蘇州虎丘這個中國最大的婚紗生產集散地,發現了塑造理想中“超級供應鏈”的可能。他們專門選擇那種“有很強的學習能力的小工廠”,幫助這樣的工廠做成本核算、長期可持續發展戰略、改進管理、生產流程,將這些從前只是被動接受貼牌式海外訂單的小作坊,變成適應電子商務需求的新型工廠。“那些以前開日產車的婚紗作坊主,現在都開上了寶馬X6。”
相對而言,在電子產品尤其是游戲配件領域獨領風騷的外貿B2C網站,如DX(DealeXtreme)、大龍網(DinoDirect)等,則通過整合深圳華強北恒河沙數般的小微型電子產品供應商,實現高速擴張。
尋求商業模式的創新
最近,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要促進實體購銷渠道和網絡購銷渠道互動發展,提高供應鏈和商務協同水平。
業內人士認為,這其實指出了當下國內電商行業發展的問題與出路:目前的電商企業,多數只提供戰略咨詢、網店裝修托管、推廣營銷或軟件開發等服務,一般都依托淘寶、京東等第三方購物平臺生存,而有能力提供電子商務“產業鏈整合”的企業并不多。
阿里巴巴集團研究中心副總裁梁春曉認為,電商企業在物流、制度、數據挖掘等多個環節還有很大的創新空間。
可以預期,對本土電商企業而言,那些把“中國制造”的實業優勢,快速轉化成全球商業優勢的“新物種”,將在這一輪競爭中獲得優勢,并最終勝出。
正如郭去疾所言,很多人都關注“中國制造”的“山寨”能力,卻沒有發現“中國制造”中所包含的“高技能基因”。
在他眼里,伴隨今后一輪又一輪的消費品升級換代,高附加值的品牌也會兩極分化,強品牌通吃,而弱品牌消失。而中國本土電商一邊連著消費者,把握著流行趨勢;另一邊連著供應鏈,左右著制造業走向,它必須在商業上找到更恰當、更深入的解決方案。
當年,國美、大中、蘇寧等傳統流通業的競爭,就是陷入低成本的“殺價”策略中無法自拔。這給了宜家式的體驗型貿易商以巨大的機會。
對新一代電商企業而言,獲得“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慘勝,算不上本事。在產業鏈整合的大方向中,在低成本與高品質之間,如何能找到一種更具推動力量甚至是革命意義的商業模式無疑才是最重要的。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