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走進深水區 國務院進一步放寬醫療服務市場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下稱《工作安排》)?!豆ぷ靼才拧诽岢?,今年要進一步開放醫療服務市場,放寬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準入范圍,大力發展非公立醫療機構。
《工作安排》強調,各地要盡快出臺鼓勵社會資本舉辦發展醫療機構的實施細則,細化并落實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的各項政策,支持舉辦發展一批非公立醫療機構。衛生等有關部門要限期清理修改相關政策文件。
分析認為,隨著醫改工作的推進,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將有更大空間。這一趨勢將利好已在醫療服務領域確立一定資本和品牌優勢的上市公司。
鞏固農村基層醫療網點
據悉,國務院日前召開全國深化醫改工作會議。隨后,衛生部召開衛生系統2012醫改工作部署會議。衛生部部長陳竺在會上強調了近期醫改工作的重點工作,包括鼓勵社會辦醫、加強商業保險和醫保合作,以及鞏固農村基層醫療網點等。
據了解,由于在逐步取消藥物加成后,相應的損失補償機制不健全,導致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特別是村衛生室利益普遍受到沖擊。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朱恒鵬等專家近期呼吁,應重視農村基層醫療機構的發展困境。
在國辦印發的《工作安排》中,關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內容占了重要地位?!豆ぷ靼才拧分赋?,要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經費,特別是在有序推進村衛生室實施基藥制度方面,要同步落實對村醫的各項補助和支持政策,并采取公建民營、政府補助等多種方式,對村衛生室的房屋建設、設備購置給予扶持。
在保障機制方面,《工作安排》要求,落實鄉村醫生的多渠道補償、養老政策,并規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支結余部分可按規定用于改善福利待遇,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未來中央和地方財政都將把對此的專項補助納入預算并實行先預撥后結算,保障資金及時足額落實到位。
《工作安排》還提出,未來醫保支付比例進一步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傾斜,引導群眾首診到基層。
陳竺在會上進一步布置了相關指標,要求今后村醫要承擔40%的公共衛生任務,未來40%的公共衛生經費將劃歸村醫。
此外,《工作安排》強調,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使用中醫藥服務。“過去許多赤腳醫生就是靠一把中藥解決了不少問題。”衛生部相關領導在會上表示,“今后還要大力發展中醫藥。”
“‘十二五’期間醫改將在基層醫療機構運行新機制方面取得突破,未來醫療重心下移將緩解現階段醫療服務供不應求困局,基層醫療市場需求有望得到充分釋放。”專家表示,“行業龍頭將利用資金優勢和行業地位,通過進一步并購整合,實現迅速擴張。”
放寬社會資本辦醫準入
鼓勵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也是未來醫改工作的重點。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已有民營醫院8053所,占全國醫院總數的37.2%。民營醫院床位數、衛生技術人員數、執業醫師數、服務量所占比重均在10%左右,衛生部設定的未來發展目標則是達到20%。民營醫院發展空間仍很大。
為此,《工作安排》要求,各地盡快出臺鼓勵社會資本舉辦發展醫療機構的實施細則,支持舉辦發展一批非公立醫療機構。衛生等有關部門要限期清理修改相關政策文件,進一步放寬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準入范圍,積極引進有實力的企業、境外優質醫療資源、社會慈善力量、基金會、商業保險機構等舉辦醫療機構,并對舉辦發展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給予優先支持。
《工作安排》還提出,各地要細化并落實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的各項政策,進一步改善執業環境,落實價格、稅收、醫保定點、土地、重點學科建設、職稱評定等方面政策,包括將符合條件的私人診所等非公立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納入醫保定點范圍,有條件的地方還可對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予以補助。
人才瓶頸也是制約當前民營醫院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主任醫師劉忠軍表示,目前《執業醫師法》中相關規定將醫師視為從屬于所在的醫療機構,限制了醫師多點執業的推廣,不利于放寬社會資本進入醫療領域。
對此,馬曉偉表示,未來將推動在職稱評定、科研立項、重點??频确矫鎸⑨t院和民營醫院一視同仁,將配合事業單位改革的總體進程,推動醫務人員從“單位人”變為“社會人”,解決好身份待遇和社會保障的問題,加大醫師多點執業的探索力度。
據了解,今年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也將適時組織開展《執業醫師法》實施情況的調研工作,未來法律修訂或將在推動多點執業方面有所突破。
在未來非公醫療的發展方向上,《工作安排》明確,鼓勵非公立醫療機構向高水平、規模化的大型醫療集團和康復醫療機構發展。對此,業界人士提醒,未來民營醫院需要更加細分的差異化市場定位。
“目前民營醫院里復制、抄襲別人模式的例子很多,多數擠在狹窄的領域進行競爭。”和睦家醫療集團副總裁盤仲瑩表示,只有找準定位,才有望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分析認為,“十二五”期間,醫院產業投資將加速增長。目前,社會資本和上市公司正在積極尋求進入醫院產業的多種路徑。在此過程中,愛爾眼科、開元投資等上市公司值得關注。
有專家表示,醫改工作的推進,為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留下更大空間,預計未來政府必將在確保民營醫療機構服務質量以及給予其合理盈利水平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放寬相關限制。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