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輔料行業亟待加強監管
中國日用化工協會明膠分會理事長王敬忠曾算過這樣一筆賬:1噸正規食用明膠的原材料,價格高達2000-3000元,而一般的皮革下腳料,1噸僅需要100-200元。但是,進入市場后,1噸食用明膠的收購價都在2萬-3萬元左右。
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目前正規企業生產的藥用明膠售價大約為5-7萬元/噸,跨國公司價格甚至高達12萬元/噸,而藍礬皮膠僅僅1-2萬元/噸,對于下游使用企業來說,巨大的價格差異是顯而易見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為牟取暴利,利欲熏心者便鋌而走險,用工業膠或藍礬皮所制的含鉻皮膠冒充藥用明膠銷售,或將其摻入到藥用明膠一起出售。
僅靠行業自律能走多遠?
藥用膠囊鉻超標被曝光,關于了解內幕的人士“吃藥棄殼”的傳言也甚囂塵上。有行業內人士表示,以前空心膠囊按藥包材管理,近年才劃歸輔料管理,《藥品管理法》及《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對藥包材的監管要求比較明確,但對輔料的要求相對較弱,由此造成空心膠囊管理比較特殊,藥用明膠也隨之陷入監管漏洞。
此外,普通公眾基本不能區分含鉻的藍礬皮膠和符合標準的藥用明膠。專家表示,鉻會破壞人體骨骼以及造血干細胞,長期食用會導致骨質疏松,嚴重的會患上癌癥,但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一般在2年以上才會顯現出來。
目前,杜絕藍礬皮膠更多是靠生產單位自律。為凈化明膠市場,行業協會也多次呼吁會員單位決不使用舍鉻廢皮料生產食品添加劑明膠和藥用明膠。
中國日用化工協會明膠分會秘書長姚龍坤表示,目前,國內不少企業的產品主要指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內明膠生產企業工藝技術、產品質量不斷提升,一些企業建起了現代化的GMP車間,通過了國際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以比較完善的衛生措施來控制微生物指標,用先進的明膠萃取和膠液提純設施大大改進了明膠的純度,采用封閉式長網烘干,消除了機械雜質,提高了明膠的清潔度。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2010年版《中國藥典》在2005年版的基礎上,做了大幅度的增修訂和新增品種的工作,特別在新版藥典中完善了對膠囊用明膠的詳細規定,制訂了一些新的標準。業內人士認為,這對今后的明膠和膠囊產業將引起巨大的連鎖反應,行業甚至面臨深遠的影響。然而,沒有強有力的后續監管,實施效果究竟如何則需要打一個問號。
此次被曝光的修正藥業高級副總裁王之光對媒體表示,央視送檢的批號生產日期在新國標實施前,而在此之前鉻元素含量一直沒有納入必須的檢測范圍內。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