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業的“過冬”花招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顯示,今年一季度以來,國內光伏需求有所反彈,預計這種情形會持續到二季度。這一情況得到了光伏組件制造商CSI阿特斯公司的確認。
不過,有專家稱,6月以后隨著海外的各大國家削減補貼計劃落地,估計電站的安裝量直線下降。
多位行業人士都感嘆:在去年光伏企業全線報虧的情況下,今年需求再不好的話,那么今年變現資產,盡可能增加現金儲備將是各大光伏企業穩定公司經營的重要一環。而各個公司在聚攏現金方面,也可謂使盡了渾身解數。
“代加工模式”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的下屬光伏企業——生產基地位于南京的江蘇輝倫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輝倫”)一位高層近日發現了一件怪事:他在坐飛機時碰到了某個同行,對方突然提出,是否可以幫他們代加工組件。
要知道,以往只是在產能不夠、需求暴增時才會委托他人代加工的。而對方自己也有很大的產能。
輝倫這位高層和其他幾個光伏企業人員交流,隨后悟出:原來這家企業可能另有小算盤:利用別人的產能,增加自己公司的現金流。
“這個道理很簡單。假設A公司(大規模)委托B公司(小規模),為其代加工光伏組件,那么A只要向B提供光伏電池這一原材料,其他原材料就是B公司幫它去準備了。A公司可暫時拖欠著B公司的產成品款項。一拖就可以拖很久。A賣掉B代加工的光伏組件,還會收到一些現金。”
這樣,A既解決了原材料獲取困難的問題,又能有產品在手,做到了“一石二鳥”。
在過去的2個月內,輝倫公司陸續接到了3個電話詢問是否可以代加工。
增加現金“防凍”
為握住現金,光伏公司現在可謂招數多多。
兩家香港上市公司通過出售旗下的物業和房產等來增加收入,其中某個企業出售物業的數額同比去年增加了100%以上。
此外,尚德電力、阿特斯、天合光能等公司也暫停或減緩擴建光伏組件產能的步伐,“部分企業會拿原先計劃的擴建用資金直接存進銀行,去吃存款利息,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業內專家汪劉勝這樣評價道。
當然,也有公司因為申請到了政府補貼,拿到不菲的現金,如陽光能源去年的政府補貼高達1.346億元,而前年還不到1000萬元。
某家多晶硅廠高層表示,有些下游組件廠就很干脆地提議,“現在多晶硅的存貨較多,是不是在短期內,以當初的原價把少量多晶硅再賣回給多晶硅廠”。而交換條件是,組件廠將這家多晶硅廠從非核心供應商的位置升到核心。
該多晶硅廠則建議:“你們把存貨當作我們的代銷品,回頭賣出多晶硅后,大家再來分成。”這種模式被對方認可且已在執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