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電安全嗎?
中國核電安全嗎?中廣核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煒清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顯然,作為占據國內核電“半壁江山”的清潔能源企業,中廣核集團對重啟核電新項目審批的渴望非常急切。
科學的核安全理念
國民經濟“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了我國核電的發展方針,即“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發展核電”。“安全”與“高效”也由此成為核電發展的兩個關鍵詞。
在內外部安全大檢查已經圓滿結束以及針對日本福島核電事故的技術改進穩步推進的情況下,國內幾大核電巨頭都認為,無論是技術上還是管理上,其安全性已經不應該成為繼續建設新項目的障礙。
張煒清表示,結合福島核事故的經驗反饋,核電企業對核電項目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
“我們認為,改進應該是充分的、均衡的,而且是適度的,”張煒清說,“也不能搞得太多太復雜,這樣就過猶不及,可能自己還亂了陣腳。”
因此,中廣核集團在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國家能源局的組織下,根據工作的緊迫性,對在運及在建核電站分別制定了有針對性的、穩妥的技術改進。改進共分為實體改進、補充分析、專項研究三大類,具體包括非能動的應急電源、高位冷卻水源、非能動安全殼熱量導出等等,其中在運核電站26項、在建CPR1000核電站28項、在建EPR核電站14項,并采取任務督辦、逐級分解、雙周滾動跟蹤等方式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除了技術改進之外,我們還通過持續改進核安全管理、加強核安全文化建設來保障核安全。其中包括開展核電廠安全設計與評價技術的開發、進一步提升核電廠的運行、維護和退役的安全管理水平、完善核電經驗反饋機制及平臺、優化核事故應急管理體系、開展核安全震撼教育等等”。張煒清說,“通過持續改進和技術創新,中國的核電會更加安全。”
在社會公眾層面,對核電安全的質疑聲在過去的一年也并未減弱。張煒清對此表示,對核電的任何質疑都有其合理性,但是質疑越多,影響越廣,維護科學理性的聲音就要越強大。對核電的各種認識和議論在考驗著人們科學理性的程度。在科學求實的思想認識上,核電行業需要有足夠的定力。
“安全也是一個心理學的問題,是社會心理情感的體驗,需要認知和信任。”張煒清說,“沒有這一點你怎么講科學道理也沒有用。”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為了增加社會公眾對核電企業的信任感,中廣核集團近期通過其資深核電專家在微博上與網民互動、邀請網民到大亞灣核電基地參觀等方式,拉近自己與社會公眾的距離,但若要看到成效,則還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
如何高效發展核電
對于任何行業來說,安全性與經濟性都是相伴而生。在提升安全水平的同時,中國核電行業也開始思考高效的問題。
不久前,張煒清在與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的一次談話中被問及“‘高效’是怎么提出來的?為什么提‘高效’”。
“當時我很不以為然,因為高效這個詞非常通俗易懂。為什么杜院士這樣的大科學家會提出這個問題?”張煒清說,“后來我經過思考,感覺到這里面確實是很有學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