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團購的風險
近幾年,餐飲團購頗受都市白領的追捧,但這種憑借令人咋舌的超值低價進行營銷的方式引來不少人士的擔憂,他們認為團購對餐飲業來說只是飲鴆止渴,在短暫虛幻的幸福之后,是漫長而真實的痛苦。餐飲企業在享受團購帶來高人氣的同時,也要冒著不小的口碑風險,而消費者對“低價等于低質”的普遍認知,對餐飲品牌也將是一場災難,這讓很多知名餐企不得不審慎抉擇。
團購利器
超低折扣人氣爆棚
“無團不餐”、“無團不聚”,不少都市白領已經喊出了這樣的口號。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僅2011年12月,就有10.57億元的銷售額來自本地服務類團購,其中餐飲美食類團購銷售額最高,達到5.21億元。餐飲團購人氣究竟有多旺?隨便登錄幾家團購網站,你就能真切地體會到。
48元享受原價148元的西北肥牛火鍋雙人A/B套餐,已經吸引了7313人購買;8店通用的16元享受原價31元的賽百味單人套餐,6461人已購買;3店通用的69元享原價116元的巴貝拉意式披薩雙人套餐,2476人已購買……對日均客流在幾十人到一兩百人的普通餐飲企業來說,一次成功的團購能夠在短期內讓客流量爆炸式增長。
四川飯店總經理郭順利至今對惟一開展過的一次團購活動記憶猶新,“那時候,四川飯店剛剛從恭王府遷址到新街口,很多老顧客都不知道,而原來的聯絡方式也不能馬上切換更改,于是就想到在網絡上征集團購消費者。一來可以短時間內迅速聚攏人氣,二來也節約了一定的廣告支出”。結果,在某網站剛掛出3.89折的團購信息,一下就引來了網友和四川飯店粉絲們的熱捧。在沒做其他任何宣傳配合的情況下,從早上8點半到晚上8點半,12個小時就賣出了2750多份套餐。最終,由于合作網站的支付寶出現“堵車”,才不得不叫停活動。
低價攬客是餐飲團購的殺手锏,但如此低的價格會不會賠錢?一位知名團購網站工作人員表示,大多數團購商家都不會虧本,因為參與團購的商戶基本上都是固定成本較高,而變動成本很小的企業。以餐飲為例,無論有沒有顧客光顧,場地、人員等固定開銷都要支付,而增加一位顧客所需要增加的成本其實很小。況且,餐飲團購一般是以指定套餐的形式出現,采購、配貨相對簡單,原材料往往也能充分利用,雖然看起來折扣低,盈利卻有保證。在她看來,由于這種新型消費模式突破了餐飲業的時空限制,能在短期內帶來巨大客流,起到很好的宣傳推廣作用,特別適合那些有宣傳推廣需要,但支付不起高額廣告費的中小型服務企業。
“團”后遺癥
口碑風險不容小覷
通過開展團購活動,餐飲企業得以讓更多消費者走進了門店。然而,能否讓每一位顧客都獲得滿意體驗,卻是對餐飲企業能力與智慧的巨大考驗。如今,在網上“曬”體驗已經成為不少消費者的習慣,一次不愉快的消費體驗經網絡放大,對品牌的傷害不容小覷。
事實上,如果餐飲商家在正常用餐時間只能同時承擔幾十人或是上百人就餐,而某種團購優惠券一下訂出數千份,并且顧客在同一時段蜂擁而來,就會遠遠超出企業的承載能力,座位難求、飯菜質量走樣、服務接待能力下降等問題必然滋生,這樣的團購對商家、消費者雙方都將是一場災難。
消費者王先生曾在某團購網站花72元團了一家餐飲會所原價252元的雙人套餐,結果到店才發現,店家把所有用券的顧客全都集中到一起,給的是定制的小份。“一盤也就一口,根本不值70多元。”王先生不夠吃,花原價再買了一份,發現分量比剛才吃的大了好幾倍。“賣的時候可沒說是給微縮的。”
一位購買了原價464元的京城某食府特色燒烤4人套餐的網友,則在為始終無法訂上座位而犯愁。他表示,由于是4人套餐,因此大家預訂時間都集中在周末。此前,他已經多次打電話預訂,但該店一直滿座無法預訂,后來干脆連電話都打不進去了。他氣憤地表示,該店同時開展了多個團購活動,僅自己所在的網站就賣出了1200多份,再加上其他團購,如何能夠訂上座位?
出版公司的許小姐通過團購,以半價享受了某海鮮自助餐廳一頓豐盛的大餐,不過她卻感覺“處處受到歧視”。店家不僅要求她提前兩天預約,而且團購客人只能在晚上7點以后才能用餐,而該店的自助晚餐實際從下午5點就開始供應了。更令許小姐氣憤的是,到店之后,盡管取餐區附近還有好幾桌空位,可服務員卻不允許她就座,非讓她坐到距離取餐區很遠的指定座位上。
菜品質量縮水、服務不到位,固然令團購客戶心懷不滿,可如果提供的是一模一樣的服務,那些花正價進餐的顧客心里同樣不平衡。
前不久,顧先生高高興興請幾位朋友到某餐館吃飯,可服務員一句話讓他很不舒服,“你們是團購的嗎”?原來,該店前一陣搞了團購,價格極其低廉,來店吃飯的不少都是團購客戶,而像顧先生他們這樣沒參加團購的,只能按照正價消費。同樣的菜品,要比別人多出幾倍價錢,誰能高興得起來呢?
消化不良
品牌餐企敬而遠之
餐飲團購帶來的口碑風險,讓不少品牌餐企開始對團購敬而遠之。
“我們只在個別新店開業時會做團購,實實在在地讓利消費者,為的是吸引的客戶面能廣一些,但平時是不做團購的。”眉州東坡集團執行總經理郭曉東表示,作為一家民營餐飲企業,客戶利益、員工利益都要保障。目前的價位只是留出一個合理的利潤空間,搞團購就要虧本了。在他看來,一般都是新開的餐館或是生意不太好的餐館才需要通過團購來拉動人氣,而眉州東坡各店生意基本處在飽和狀態,并且團購還會打亂正常的經營節奏,因此不太適合像眉州東坡這種正常經營的酒樓。
老字號晉陽飯莊總經理盧文海同樣對團購不感興趣。他表示,南四環新開的分店由于位置比較偏,搞過團購促銷,但總店這邊從來沒搞過團購。“經常有團購網站想要與我們合作,有的干脆建議,把148元一只的鎮店名菜‘香酥鴨’,團購價就賣48元。那不是自貶身價嗎,要是真這樣,顧客還以為我們得賺多少錢呀。”這些不靠譜的建議都被盧文海一口回絕。在盧文海看來,餐飲企業最重要的是貨真價實,團購模式并不適合正常經營。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