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新機遇
日前,由中國環保部發布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已于3月1日正式實施。這一標準的發布,引起了汽車廠商與消費者的共同關注。但是,《指南》目前仍是一個推薦性標準,對于汽車生產企業的約束力不足。
日前,在京舉辦的“沃爾沃汽車車內空氣質量研討會”上,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董祝禮建議,應將《指南》這一推薦性標準上升為國家強制性標準,以減少車內空氣污染,保障司機和乘員的安全。而要保證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標準,車企在成本和利潤上就得做出讓步。
“從零部件的角度來講,對于有技術生產無污染零部件(皮革、織物)的企業,嚴控車內空氣質量是一個商機。這不僅帶動了整車生產企業,也帶動了相當一部分零部件企業。”沃爾沃汽車研發部副總裁沈峰日前表示。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車內空氣污染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汽車生產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化學制劑以及車內裝飾物所釋放的有毒氣體;二是車外不潔空氣進入車內后,未經過有效過濾。
因此,要提升車內空氣質量,原材料的申報和使用以及零部件的質量即成了問題的突破口。小到皮革和織物,大到空氣循環凈化系統,這些細節都能以數據的形式來刷新以往人們的認知。
《指南》的頒布實施,在某種程度上也刺中了那些還沒有制定相關技術指標的車企軟肋。對此,沈峰認為,要把車內空氣質量搞好,就不能只關心錢。“對于空氣質量,中國政府都明確表示不會通過犧牲老百姓的健康來獲得GDP的增長。”沈峰說,“作為汽車廠商也應該有同樣的立場,就是不能通過犧牲消費者的健康來追求最大利潤。”
對于零部件細分市場來說,《指南》的頒布實施背后可能醞釀著巨大的商機。當汽車整車廠開始重視車內空氣質量時,將直接給相當一部分零部件供應商帶來非常難得的發展機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