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風暴將刮倒九成鉛酸電池企業 行業前景可期
鉛酸電池行業“大考”后將迎來大發展
鉛酸電池行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去年的環保風暴余波未了,中國動力鉛酸電池行業又迎來了新的“大考”。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關于征求對《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意見的公示”,《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下稱《條件》)中對鉛酸企業選址布局、產能規模、生產工藝和回收環節等方面做了較明確的規定。
3月初,中國鉛酸電池的寡頭壟斷廠商之一超威動力在香港舉行了業績發布會。公司主席周明明稱,有關準入標準的提升,對于像超威這樣的大型生產商將更有利。
行業準入門檻將大幅提升
鉛酸電池是個龐大的市場,特別是近年來電動自行車的興起與普及,令鉛酸動力電池行業出現爆發性增長,引來大量的民間投資。但過度投資同時也引發諸多的環保問題。由于各地爭先恐后上馬項目,卻忽略了產能與環保的控制,令鉛污染問題隨之而生,近年來,各地關于血鉛的報道不絕于各媒體。
2011年5月18日中國環保部《關于加強鉛蓄電池及再生鉛行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發布,正式掀開了鉛酸電池行業的環保風暴。
對該行業的生產商來說,上述通知中有兩項整改措施最為關鍵:首先是關停大量的小規模企業,特別是過去的作坊式企業被大量關閉,限期整改,而復產則要經地級市以上環保部門檢查合格后方可恢復生產。其次是項目審批權的變更,所有鉛蓄電池生產及再生鉛冶煉企業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估權力,從過去的縣級,直接提升至由省級或省級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批。
環保風暴中,大批鉛酸蓄電池企業在各地被叫停。根據《條件》,將會有更多的鉛酸蓄電池企業被淘汰。
《條件》稱,新建、改擴建鉛蓄電池企業(項目),建成后同一廠區年生產能力不低于50萬KVAh(按單班8小時計算);現有鉛蓄電池企業(項目)同一廠區年生產能力不應低于20萬KVAh;現有商品極板項目年生產能力不應低于100萬KVAh。
按照上述標準,鉛酸電池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淘汰潮。分析指出,新增產能的產值門檻在2.5億元以上,現有產值規模1億元以下的企業將會被淘汰。同時,目前年產能50萬KVAh全自動生產線設備投資和鋪底資金約需投入1億元,這也將是小企業難以承受之重。
明年底前或推新環保標準
除了規模的提升之外,另一項重要的環保要求是降低電池生產過程對于環境的污染。
在生產工藝方面,《條件》要求行業內現有企業在2年內采用全封閉生產環境,并采用自動送鉛、和膏、分板、配酸、刷板以及自動燒焊或自動鑄焊、自動清洗等先進的全自動技術,全面淘汰落后工藝。
鉛酸電池行業重要廠商、中國鉛酸動力電池的龍頭企業天能國際的掌門人張天任在去年環保風暴后曾經指出,今后理想的蓄電池生產工藝應該是全部生產流程都在密封狀態,所有工序都是自動化。這樣,就能最大限度減少污染物外泄和工人與污染物的接觸。
天能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努力。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通過工藝改造,該公司的用水量已經下降了九成,水還能循環利用,幾乎不排放什么污水。另外公司轉向生產固體的膠體硅酸電池,電池的體積縮小了一半,也比液體好控制得多。
而超威方面,則開始逐步推行其自行研發的“內化成”工藝。該工藝有兩個主要部分,一是將傳統的外化成充電工藝改為內化成充電工藝,將固化后的極板直接裝入電池盒,該工藝不走原有的外化成槽、水沖洗、烘干設備等步驟,節約勞動力、電力和水消耗,可實現零廢水排放;二是改進將原來的電池充電機升級為電腦智控的充放電電源,使電能更充分利用。上述工藝不僅節能節水,而且解決了生產過程中的鉛鎘污染物排放問題。
周明明預測,環保部門的環保風暴會陸續動作,極有可能在2013年底前要求所有的企業必須達到去污水和去鎘的要求。屆時又會有一批企業可能要被迫停產或轉型。
環保要求將促進行業整合
環保部門的門檻準入與政策風暴是否會打擊整個行業的發展,分析師認為需要辯證地來看待。一方面,目前的確有大量的中小廠商被迫關閉,人員下崗;但另一方面,現有生存的大廠商卻獲得更多定價權,同時也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去年環保風暴后,天能與超威連續三次提價,企業盈利飆升,股價也大幅跑贏了市場指數。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