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亂象的背后
國內旅游業的各種“亂”象一直為人所詬病。
據悉,對于旅游行業的發展,政府相繼出臺了各種政策刺激消費、促進發展,但是在旅游業發展的同時,亂象叢生的旅游市場為百姓的旅游體驗大打折扣。黑導游、黑車、天價菜單等等,在旅游旺季一直成為投訴的主要焦點。在加強外部刺激,增強旅游業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應該從內部加強旅游行業的自律,能夠使百姓出游少一些擔憂與煩惱,多一些輕松和舒適,能真正讓國民“休閑”起來。
目前很多人的出行還是以跟團旅游的形式為主,但是幾乎所有的旅游社都接到過各種投訴,旅游路線變更隨意,“加點”“進店”“加減行程”“甩團扣人”現象普遍。就筆者自己出門跟團旅游的經驗來說,不止一次碰到導游誤導、脅迫參加自費活動,隨意更改壓縮行程,在景點“被”購物等情況。本來是來旅游的,結果在景點走馬觀花,但是商店卻一個不落,有時旅游的一半時間花在購物上。
一位導游表示,“幾乎沒有不購物的旅游團”,加減景點、進店消費,是導游們生存獲得酬勞的主要方式。
針對頻頻出現的旅游亂象,旅游部門其實也并非毫無作為。但是,沒有從內部加強自律,沒有讓直接參與旅游業服務的導游們獲得正常的工資和福利待遇,不得不靠其他方式獲得收入,那么旅游業的亂象就無法根除。
目前就旅游業而言,政策支持如何與監管、配套服務相協調也是關鍵因素之一,要想解決這種問題,旅游業首當其沖應加強配套服務設施和體制,只有當各地旅游服務水平達到一定高度時,才能真正從顧客利益出發進行經營活動。
國內旅游業起步較晚,我們也可以借鑒國外旅游業的成功經驗,比如各旅游城市、旅行社等根據自己的實際接待能力控制旅游總量,將該地區全年、旅游旺季游客接待量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防止秩序混亂、服務質量下降等各種問題。此外,各旅游城市也應該采取各種措施吸收更多高質量的旅客,提高旅游消費收入。
我國的旅游業亂象腐蝕者旅游業利潤,鼓勵大型旅游類公司的成立,將散亂的旅游市場規范化,增強政府監管力度,隨著大的旅游集團的出現,規范化進程的加快,旅游業亂象將逐漸減少,而政府對旅游行業起到的作用是不斷出臺政策支持,只要監督不出現行業壟斷,其他則不需要過度的監管。
目前流行于各大旅游論壇的“防宰攻略”“防騙秘笈”是不少游客應對旅游亂象的一種無奈之舉。這些攻略、秘笈成為游客“必修課程”,恰恰反映出加強旅游市場軟環境建設迫在眉睫。開發更新、更高端的旅游產品,提升旅游產品附加值,提高服務檔次,讓本地群眾在旅游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無疑是解決市場亂象的一種最有效的辦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