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業正經歷“鳳凰涅槃”
過去一年,雅戈爾受到房地產和金融業的雙重壓力,面對2011年的尷尬,雅戈爾董事長李如成去年年底也坦承,“2011年是雅戈爾非常艱難的一年,雅戈爾的三駕馬車中有兩駕被套住了。”
正是由于兩項業務被套,雅戈爾開始考慮回歸服裝主業。李如成說,2011年雅戈爾房地產萎靡不振,股市回到十年前,只有服裝賺錢,2012年雅戈爾決心把重心回到服裝這個主業上來。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今年1月,雅戈爾在杭州延安路的黃金地段開了一家全球最大旗艦店,建筑面積達到1萬多平方米,同時也開啟了一個“大店模式”的運營時代,旗下5大品牌共同進駐。
回歸男裝主業是否會讓雅戈爾重拾增長通道?表面上看,雅戈爾一直是國內男裝行業的領跑者,截至2010年底,雅戈爾襯衫、西服平均市場占有率已經分別連續16年和11年位列第一,但仍面臨至少兩方面的困局。
一是品牌過于單一。雅戈爾一直是以單一品牌打天下,并試圖覆蓋所有消費群體。但是,隨著時尚消費訴求越來越追求個性化,不同年齡層次的消費群體開始有了多樣化的需求,即便作為服裝行業的老大,雅戈爾也感覺到了明顯的市場壓力。
雅戈爾副董事長李如剛也坦承,“僅憑借一個品牌,做全國的市場太難了。”在他看來,一線城市里的消費群體中有部分開始傾向于選擇價格更高的國外品牌,而在一些二三線城市又因雅戈爾價格過高而不被接受。
對于雅戈爾單一品牌曾經面臨的潛在困境,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袁岳甚至認為雅戈爾主品牌已進入危機期。他認為,雅戈爾品牌定位的主要消費群體,已經隨著消費水平的提升以及趨優消費心理的推動,開始有了其他選擇,他們對該品牌的忠誠度明顯下降,因此雅戈爾品牌的戰略亟待調整,否則前景堪憂。
二是經營模式過于傳統。目前整個服裝行業已通行將生產、銷售外包出去,只做品牌,走輕資產的路徑時,雅戈爾卻選擇了截然相反的經營路徑,不但擁有亞洲最大服裝生產基地,也在產業鏈上下游大舉擴張,雅戈爾把服裝行業的戰線越拉越長,也變得越來越重。
加上近年原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大漲,使得公司服裝收入和利潤增速放緩。這在公司與同行的比較中可以看出端倪。報喜鳥2010年凈利潤是2007年的2.9倍,希努爾是2倍,七匹狼是3.17倍,而雅戈爾只有1.58倍,收入與利潤的增長速度相對較慢。
在前瞻資訊服裝業研究員俞萍看來,雅戈爾是中國最早的服裝品牌企業,最早的顧客群體主要是上世紀40年代到50年代出生的人群,雅戈爾現在要轉型變得讓90后或者85后的一代人喜歡它,才是其服裝業的未來。但他同時表示,雅戈爾要實現這一轉型非常難。
不過,負責服裝主業的雅戈爾副董事長李如剛表示,預計2011年雅戈爾服裝業務收入增長達到20%左右,利潤也將增長30%左右,達到4年翻番。他認為,從宏觀政策來看,做實業的春天已至,“房子要限購,買車子不環保,買一件好的衣服穿在身上,心情不錯也夠環保,還不會限購。”
只是,這種俏皮話似的樂觀是否真的能讓雅戈爾回歸主業仍然值得懷疑。
俞萍表示,近年來"模式為王,渠道制勝"的呼聲響徹整個服裝業,不僅出現了一批服裝商業渠道創新典型,服裝龍頭企業紛紛開始商業創新實踐。中國服裝業在這輪洗牌中很可能產生年銷售100億元、200億元甚至500億元的企業,我們期待雅戈爾能夠充分挖掘潛力、整合資源,發揮其這些年進軍金融和地產業的經驗,將其服裝主業的銷售規模、服裝工業地產、服裝商業地產(批發市場及連鎖店)、服裝產業并購及投資基金、服裝行業中小企業融資支持等產業金融服務逐步發展到位,為中國本土的服裝產業和品牌建設貢獻力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