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品牌大舉進軍中國市場 童裝行業或將面臨大洗牌
童裝是中國一個發展潛力巨大的行業。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中國目前有2億多接近3億兒童,每年還將增加1000萬個新生兒,而我國童裝企業數量有6000多家,不到全國服裝企業總數的10%,產量僅占全國服裝總產量的6%左右。隨著海爾集團與廈門華融集團聯合宣布,2010年將在全國推出3000多家海爾兄弟兒童用品專賣店。這標志著繼洋品牌、成裝品牌大舉進入我國童裝行業之后,其他行業的資本也紛紛開始進入童裝行業。毋庸置疑的是,我國童裝市場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洋品牌童裝大舉占領市場
目前,在我國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以及重慶、成都等二線城市各大商城里面,洋品牌童裝的專柜比比皆是。我國童裝市場尤其是高端市場,基本是洋品牌的天下。米老鼠、巴布豆、加菲貓等洋品牌占據著顯眼位置,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帶有濃重西方韻味的外國品牌變得習以為常。據了解,在我國童裝市場中洋品牌童裝就占了50%以上,真正擁有品牌的國產童裝僅占整個童裝市場的10%左右。這樣的局面著實讓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特別是童裝行業的有識之士感覺到無比尷尬。
另外,洋品牌童裝的價格普遍比同層次的國產品牌高出1到2倍。但其仍然能占據整個童裝市場的半壁江山,個中原因雖然錯綜復雜,不過總的來看也是各種因素疊加所形成的。
從消費者的構成上來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目前兒童的父母多是我國第一代獨生子女,即有些媒體所謂的“獨一代”之后的“獨二代”。這部分小孩的家長,大多都是1980年以后出生,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他們的消費觀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對于以前并不大重視的童裝來說,他們也逐漸開始重視童裝的品牌、款式和質量。再者,目前一部分兒童特別是大中城市的兒童也開始追求名牌服裝。越來越多的父母也愿意他們的子女買時髦洋品牌童裝的趨勢在不斷上升,即使價格昂貴而且穿的時間僅為幾個月也無所謂。這就是目前洋品牌童裝在我國大中城市市場占據“半壁江山”的原因之一。
同時,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由于我國的童裝行業起步較洋品牌童裝晚。所以,在客觀上的差距還是明顯存在的。比如,洋品牌童裝首先在款式上卡通效果非常明顯,新穎獨特,潮流感強,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同時,其在圖案的設計以及色彩的運用上都活潑夸張,色彩鮮艷,休閑性強。能夠非常好地把握住兒童消費群體的心理,激起他們的購買欲望。
設計先進,品種齊全也是洋品牌童裝吸引消費者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洋品牌童裝經過數十年的經營發展,早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完整體系。其產品從T恤、外套、薄厚毛衫、長褲、套裙、背心、套服等等,幾乎是無所不包。從里到外、從頭到腳,從居家到外出、上學,所有兒童系列應有盡有。這對于消費者來說,就有了比較大的選擇空間。
再者,洋品牌童裝相對國產童裝來說,還具有良好的營銷意識以及完善的營銷手段。以2011年六一兒童節為例,成都的一家洋品牌專賣店不但精心布置了店里的風格,以配合兒童節的喜慶氣氛。還不失時機地推出了一系列的促銷活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銷售額。
還有,洋品牌童裝利用滾動媒體以及平面媒體的宣傳密度也遠遠高于國產童裝品牌。所以洋品牌童裝的市場占有份額也不斷攀升。
國產童裝仍在上下求索
我國童裝行業,在2000年左右基本上形成了以廣東佛山、浙江湖州、福建石獅和武漢為主要的四個生產基地。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受地理位置以及產業鏈等影響。石獅和武漢的童裝產業逐漸趨于弱勢,佛山與湖州則繼續做大做強。與此同時,東莞的童裝行業也隨著自身的優勢后來居上成為了新崛起的童裝基地之一。
但是,縱觀國內童裝市場,真正意義上的國產品牌尚沒有形成。這其中的原因主要來自于童裝企業的規模普遍不大,貼牌、雜牌、無牌工廠仍然較多。以及童裝企業的設計人員嚴重缺乏,企業之間的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等一系列因素。
周利明是浙江一家童裝工廠的負責人,他的工廠目前有近200名工人。但是,這些年以來他沒有考慮過打造自己的品牌狀態。
他目前的業務范圍主要集中于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廣大市場,由各地的童裝批發商給他下訂單,他在憑借自己所在地的產業鏈優勢在短時間內生產產品。用周利明自己的話說,就是從面輔料設計、印花、繡花、紐扣到成衣制造在不到一公里的范圍就能完成產業配套。如果客戶看中一個新款,從打樣到批量生產也僅僅只要2、3天時間。小童裝企業“船小好調頭”的靈活性優勢,讓周利明這些年在童裝行業里面游刃有余。
不過,他工廠里幾乎沒有設計人員,款式基本靠仿,并且產品的制作跟大企業相比要粗糙很多。雖然,他的童裝產品價格低廉,銷售也尚可以,但是,周利明還沒有意識到的問題是:其做工粗糙的產品,設計方面又是抄襲跟風,缺乏品牌個性及品牌文化,將直接導致其競爭力弱,市場份額也一定會逐步萎縮。
毋庸置疑的是,我國童裝行業目前已經在向“品牌消費”的階段轉變。如果,周利明再不及時調整自己的經營思路,加強其童裝品牌的培育,其工廠的最后結果恐怕也就是“兇多吉少”。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