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正式開展中國信用卡業務 難撼中資行地位
日前,花旗銀行(中國)宣布已獲準在中國開展信用卡業務,該業務將于年內展開,據悉,這是繼東亞銀行后,第二家外資行進軍國內的信用卡市場。
四年后花旗加入信用卡角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東亞銀行于2008年12月23日正式推出其核心信用卡產品——東亞銀聯人民幣信用卡,成為內地首家發行人民幣信用卡的外資法人銀行。東亞銀行的信用卡包括普通卡、金卡和白金卡。普卡的門檻要求比較低,一般月薪3000左右就可以申請。而東亞銀行的理財客戶則都會發金卡,白金卡則要求其在東亞銀行的資產有150萬。持卡人可于全國的銀聯聯營商戶和海外附有銀聯標志的商戶結算交易。
去年的四月,東亞中國“牽手”Visa推首張美元信用卡,是境內外資銀行發行的首張美元信用卡。
在東亞銀行(中國)在國內成功發行第一張信用卡之后,渣打、匯豐等外資銀行也均表示過對發行人民幣借記卡感興趣,部分銀行正在研究準備中。
“如果時機成熟的話,我們會推出信用卡業務,但是現在還是沒有明確的時間表。”渣打銀行有關人士表示。
花旗集團亞太區首席執行官卓曦文先生 (Stephen Bird) 表示:“中國是花旗的重要市場,信用卡業務獲批是我們在中國持續拓展業務的一項重大里程碑。我們在中國的各項業務,包括企業與機構客戶業務和消費金融業務都持續表現強勁。如今我們能夠開展信用卡業務,必將進一步鞏固花旗在中國市場的健康發展勢頭。”
花旗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歐兆倫先生 (Andrew Au) 表示:“花旗是全球銀行卡領域的先驅和領袖。在中國我們擁有欣欣向榮的消費金融業務和廣泛的企業與機構客戶業務,個人卡和單位卡將有助于增強花旗的競爭力,進一步滿足我們日益擴大的客戶群的需求。”
與此同時,花旗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以下簡稱“浦發銀行”)已達成共識,將由浦發銀行繼續負責其始于2003年的信用卡業務。同時,花旗與浦發銀行將繼續保持緊密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在信用卡業務獲批之前,花旗在2012年1月獲監管層核準與東方證券聯手在中國成立一家合資證券公司。該公司將命名為東方花旗證券有限公司,注冊地為上海。公司成立后,將在中國境內從事投資銀行業務,包括證券承銷與保薦及中國證監會批準的其它業務。
網點受限難敵中資行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指出,外資行渴望進軍信用卡領域,該業務會對外資行起到如虎添翼的效果,對于零售業務綜合服務功能會更強。外資行的進入,中資銀行壓力和挑戰會增大,但是由于中資銀行已先入為主,在信用卡市場上占有95%的分額,所以外資行要正面競爭還需假以時日。
方正證券也認為,花旗銀行獲取獨立發卡資格意味著對外資銀行在我國開展信用卡等零售業務的逐步放開,國內零售銀行業務面臨的競爭形勢將發生一定變化。但是,目前中資銀行在中國市場仍然占據絕對優勢地位,截至2010 年末,外資銀行在中國銀行業總資產的比重僅為1.83%,較長時期不會對中資銀行構成實質挑戰,且中資銀行均把零售業務作為未來重要的業務發展空間,在零售銀行業務方面不斷提升競爭力。
“目前外資行在中國的信用卡業務還沒有全面的開展,匯豐、渣打等其他幾家外資行很早就表示出要進軍信用卡市場,但遲遲還未行動。究其原因,是對監管層放行步伐的考慮還是外資行對進軍中國的信用卡市場沒有足夠的準備和信心,還是個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如何突破網點的障礙,是外資行進入中國信用卡市場要首先考慮的問題。”有業內專家這樣表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