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中海油逆市啟動光伏投資 看好未來發展
日前,一則來自國內光伏業界的消息稱,中海油將斥資3億美元建設一個150兆瓦的太陽能電池工廠及光伏電站。據悉,該項目將由西班牙太陽能公司Isofoton(以下簡稱Isofoton)提供技術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市場自去年開始就進入了發展的“寒冬期”。
以石油開采為主業的中海油在此時逆勢進入光伏市場,能否在一片黑暗中獨辟蹊徑走出個柳暗花明?
自產自用延伸業務鏈
能否有效銜接最關鍵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Isofoton成立于1981年,目前在俄亥俄州有一個100MW的組件廠。Isofoton曾經在2007年為本國首相官邸提供太陽能電池組件,自2009年西班牙政府削減光伏組件補貼后,將其業務重點轉移到了中國。
Isofoton首席執行官AngelLuisSerrano表示,光伏設備制造商都寄望能從中國得到更多的訂單,Isofoton在中國發展業務,不僅為降低成本,還因為看好中國光伏市場的未來。中國未來三年內的組件安裝將會超過15GW,明年Isofoton可能會在中國建設太陽能組件廠。
而2011年對于我國光伏行業來說,同樣經歷了一次生死般的劫難。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2011年光伏電池每瓦出廠均價下跌了40%左右,較2008年下跌了近70%。2011年第三季度,中國光伏產業八大巨頭均出現虧損。
Serrano透露,Isofoton在2011年的銷售額,與2010年報道的1.23億歐元幾乎沒有變化。但是盈利方面與2010年的1000萬歐元相比,2011年甚至不足500萬歐元。
分析指出,2011年3月以來光伏行業逐漸進入發展的“寒冬期”,市場需求增速放緩加劇了產能過剩的程度,光伏企業的經營業績大幅下滑。
有專家表示,中海油在這種背景下首次涉足光伏行業大幅降低了初始投資成本;可以凸顯自身資本實力雄厚和立足于太陽能電池自產自用的垂直一體化業務模式的優勢。此外,可以將主營鋰電池業務的子公司與光伏電站儲能業務結合起來,延伸了業務鏈。
但是,中海油成立該光伏公司后的運營風險也不容忽視。
據了解,中國光伏電池產量年增長率連續7年保持100%以上,而廠商數量更是達數百家之多,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近一半,其中九成以上用于出口。受歐債危機影響,市場需求萎縮至產能的一半以下。
從上市公司披露的業績預告和快報情況來看,歐債危機及美國經濟低迷等外圍因素已對國內光伏行業造成了普遍打擊。
東方日升均表示,2011年受歐洲債務危機蔓延、全球光伏行業不景氣等因素影響,光伏產品銷售價格出現大幅下跌,盡管公司銷售量同比仍保持增長,但產品價格大幅下降使得公司綜合毛利率下降。
對于中海油投資光伏產業,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這是石油公司多元化布局的一種體現,是一種長期的戰略思路。
光伏電站投資成行業新寵
國內光伏市場有望迎來曙光
日前,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出《關于做好2012年金太陽示范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加快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促進光伏產業持續穩定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